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最特别的尊重:宝安筹建首个劳务工博物馆

兰亭书童 2005-12-19 书坛快报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劳务工放电影用的放映机


  □目的是为了纪念千万劳务工为宝安乃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反映宝安(或深圳)早期劳务工生活、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


  深圳劳务工最集中的宝安区正在筹建全国首个劳务工博物馆。记者昨日从宝安区文化局获悉,从即日起该区文化局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有关劳务工生活的文史实物和档案资料,这些资料经过筛选将全部用于“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暂定名),并作为未来宝安中心区博物馆特色藏品,永久珍藏。


  宝安创业者九成外来工


  据统计,深圳市宝安区总人口超过500万,其中90%以上是外来劳务工。作为深圳辖区之一的宝安,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早吸引外来劳务工的地区之一。时至今日,仍然有数百万从全国各地潮涌而来的外地建设者栖息于此,使其成为全国劳务工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据介绍,筹建劳务工博物馆,目的在于感谢并铭记这一特殊群体为宝安乃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全国各地曾在宝安(或深圳)生活工作过的所有广大外来青工、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相关企业团体等,都可以自愿捐献有关劳务工生活的文史实物和档案资料。


  老式放映机成永久收藏


  据悉,本次征集捐赠物品经确认后纳入收藏的,将给予50至5000元不等的收藏费(具有特殊意义的,收藏费可适当提高),并颁发《收藏证书》。征集范围为反映宝安(或深圳)早期劳务工生活、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如工作帽、工作服等,以及记载或印证宝安早期劳务工真实生活状况的各类票据、证书、证件、老照片、音像书籍、厂报厂刊、文件档案等。


  与宝安劳务工英雄模范人物、创业先锋等有关的文史实物资料,以及送电影下乡、文艺进社区、大家乐舞台建设、法制宣传、维权行动等能体现各级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关心关爱劳务工生活的各类资料照片及实物等,也都在征集范围。


  所有被纳入收藏的物品将作为未来宝安中心区博物馆特色藏品永久珍藏。


  相关新闻  网民热议设“移民节”增加归属感


  连日来,深圳网民围绕一个题为“关于在深圳设立‘暂住人口节’倡议书”的帖子进行了热烈争议,当地媒体也给予回应并报道各方反应。深圳市文化局相关人士表示,暂住人口的绝大多数属于劳务工,宝安首建劳务工博物馆,应是对广大“移民”的最好纪念。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深圳近1300万人口中,户籍人口160万,其余1140万左右人口属于“暂住人口”。网民因此提议,深圳作为具有独特性移民城市,应设立“暂住人口节”或称“移民节”,一方面增强归属感;另一方面以这种方式表示对这个群体的一种特别的尊重。


  这一倡议引起网民热烈讨论,大多数网上回帖都表示支持,甚至当地媒体也组织讨论。有关专家认为这反映出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但认为设置暂住人口节不妥,或会人为造成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对立。


  专家建议


  对此,专家建议与其设立“暂住人口节”,不如建立“暂住人口博物馆”,让暂住人口的奋斗史和他们的历史贡献被世人铭记。


  同时,还要让诸如孙志刚之死与阿星杀人之类的事件,以及那些因为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没有保障、工伤事故多、超负荷加班、拖欠劳动报酬等对暂住人口造成的侵害,被历史所记录,为后人所了解,成为决策者们的借鉴,并促使全社会为消灭暂住人口这一社会现象作出努力。

Tags:劳务工   筹建   首个   博物馆   尊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