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广州南海神庙庙会开幕 民间艺人各出绝活

兰亭书童 2006-03-10 各地展讯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新老手艺人竞技波罗诞庙会


  一年一度的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昨日开幕,民间艺人各出绝活,在传统工艺注入了新鲜科技元素,让逛庙会的市民大饱眼福。开幕式上,黄埔区政府与广州市文化局签订协议,广州民俗文化节永久落户黄埔。  

  民间工艺波罗鸡象征着吉祥和喜庆,历来都是逛波罗诞庙会的广州人最青睐之物。在8日的庙会上,来自广州各处的手艺人争相竞技,摆出自己的波罗鸡。不少人已“改良”了传统的波罗鸡,为其注入了声控、闹钟等元素,以新的功能与传统波罗鸡的精细做工一决高下。  

  记者8日在通往南海神庙的一条小路沿途看到,路两边摆满了牛皮鼓、风车等各种传统手工艺品,而最多的要数“保留项目”波罗鸡,庙内临时搭建的一条“工艺品街”内也摆满了形态各异的波罗鸡。来自荔湾区的谭师父因为其摊档上的波罗鸡“会叫”而吸引了记者。“我的波罗鸡与别人的不同,会叫的。”谭师父很自豪地说,只见他随手拍了一下手,波罗鸡真的叫了起来,而且叫得非常逼真。原来,谭师父将波罗鸡进行了改良,泥模换成了泡沫模,模外粘的真鸡毛也换成了五颜六色的人工毛,还为波罗鸡装了一个声控器,只要一拍手,波罗鸡就会叫。  

  在另一些摊档上,南海神庙周围庙头社区的老艺人们则恪守传统。一位庙头社区的70多岁阿婆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学做波罗鸡,祖传下来的。“做波罗鸡很费神,我要在庙会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先在模上浇泥,干了之后取下并贴上鸡毛,这些鸡毛也要先洗干净,再晒干,最后才能贴上去”。  

  记者发现,来逛庙会的市民还是更钟情于传统波罗鸡。花10元钱买了一对波罗鸡的周先生说,“传统波罗鸡的制作有大量复杂的工序,代表了一种广州文化。而那些现代波罗鸡则是‘快餐文化’,很快就做好了,不能真正代表传统手工艺水平,所以我还是选择了老阿婆的波罗鸡。”  

  但也有市民认为,新的科技元素的加入表明广州的传统手工艺向前发展了。记者发现,谭师父的摊档前也不乏人问津,会叫的波罗鸡也受到市民青睐。

Tags:南海   绝活   庙会   神庙   广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