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国际报道 / 正文

俄罗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套娃

兰亭书童 2006-03-24 国际报道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制作套娃的最理想的木材是椴木。艺人们在初春时节树木中富含汁液的时候把树砍倒,剥去树皮,然后暴露于空气中通风。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那么要晾干两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么一般要晾干5至6年。


  套娃是俄罗斯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不过其历史不过百余年,是19世纪末一位艺术家受一种类似的日本民间玩具的启发创作的。  

  俄语中的“套娃”(matryoshka),是从“母亲”(mati)一词而来的。套娃的传统形象是农民家庭里的母亲——一个健壮能干、略有些肥胖生了许多孩子的俄罗斯妇女形象,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里又藏着这么多小娃娃,也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对母亲的敬重。  

  套娃诞生于19世纪末,当时的工业技术已经有一定规模。因此套娃的制作工艺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工业化成分。从选材、加工、染色、风干,前后共有十几道工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艺人们将木材放到车床上,按照不同套娃的大小将木材刨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然后精心的雕出一个胖嘟嘟的木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将木胚从中间--也就是套娃肚脐的位置--锯开,然后分别将两部分掏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再将上下两部分扣在一起,一个套娃的雏形就出来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染色后的套娃还要经过上光,看上去才更漂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然后,艺人们还要在套娃的身上贴上金光闪闪的装饰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还有一种染色的工艺,是用烫头在木头上烫出颜色深浅不一的黑色或灰色,看上去更加朴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去俄罗斯旅游,千万别忘记买上一个套娃,摆在自己的家里哦!

Tags:俄罗斯   最具   民族特色   工艺品   传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