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一个残疾人、一把小木梳……梳子大王谭传华是如何靠30万元贷款起家,在13年时间里打造出资产过亿的“谭木匠”的?这是一个令很多人着迷的问题。
受刺激残疾教师弃教从商
谭传华出生于万州的一个木匠世家,少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诗人,或者画家。但在18岁时,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因一次意外而失去了右手。托了很多熟人后,这一年,他当上了一所民办校的小学教师。
“一个人残脚断手,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残了,还不如自杀了事!”一次,学校校长在背后议论的这句话被谭传华无意听到,深受刺激的谭传华毅然离开学校,揣着50元钱发誓要在外面“闯出一翻事业”。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谭传华在街头给人画过画像,卖过魔芋、红橘,还开过预制板厂……最后终于选择了祖传的老本行———当起了木匠。
受赵丽蓉启发取名谭木匠
1993年,谭传华贷款30万元注册了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在自家的一个废弃猪圈里,开始了作坊式的黄杨木梳子制作。
产品生产出来,总得有个名字啊?三峡牌、先生牌、小姐牌……谭传华想了许多名称都觉得不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春节晚会上赵丽蓉演的一个小品中讽刺现代人追求“洋名”的片段———把“玛丽吉丝”叫“麻辣鸡丝”。他突然灵机一动:“我要取一个有中国味道的名字。我是个木匠,姓谭,干脆就叫谭木匠!”
没想到,这三个普通的字,却把谭木匠梳子浓厚的乡土情结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没想到的是,就因这三个普通的字,使消费者把这家新开的“小作坊”误认为是一家“老字号”。谭木匠由此一举成名。
贷款100万央视打广告
钟禾是重庆一家礼品公司经理,万州人,曾是谭传华的竞争对手。钟禾告诉记者,对谭木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1997年。
重庆直辖那年,正在谭传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难关挡在了面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在对银行苦苦哀求没有结果后,愤怒的谭传华向重庆一家媒体反映了自己的处境。1997年8月18日,该媒体刊登了“谭木匠公司招聘银行”的报道。
在当时,民营企业招聘银行是一件稀奇事,国内外数百家媒体蜂拥而至,并引发了关于“银、企关系”的一场大讨论。最后,谭传华获得了建行的100万贷款,“谭木匠”的知名度也空前高涨。
为应对竞争,谭传华赶紧将“谭木匠”注册成商标,并开发出2000多个梳子品种,将有关设计申请专利。而在1998年春节,他又出人意料地又将从建行获得的100万贷款拿到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并借机大开专卖店。这些令竞争对手始料不及的招数,使谭木匠稳稳地坐上了中国梳子第一品牌的宝座。
花300万办杂志宣传品牌
2004年春天,谭传华突然投资300万元创办了一本双月刊的《中华手工》杂志。
这本全铜版纸彩印、介绍手工文化的杂志,由于成本高、定位较专业,谭传华称它是“一本孤独的杂志”,现在每年大概还要倒贴几十万。不过谭传华说,办杂志是想为挖掘和推动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赚钱。
据谭传华的一位下属告诉记者,谭传华这十来年里先后办过《谭木匠报》、《快乐的谭木匠》等内部刊物,也正式出版过《谭木匠的88个经营秘诀》等书籍。这些东西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却宣传了企业文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
谭传华告诉记者,去年8月22日,谭木匠公司正式启动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预计今年上半年内正式登陆香港主板市场。而谭木匠今年的销售目标至少要上亿元,分店要增加到约500家,同时通过股票上市募集到的资金,也将用于开发小木器制品以及古典家具等新产品。
有了钱后感觉还是像个土包子
虽然是“梳子大王”,但谭传华自己却不用梳子,因为从20岁他就开始掉头发,现在他几乎成了个“光头”;尽管近年来在国内声名远扬,但谭传华却相当低调。
记者:谭木匠成功有秘密吗?
谭传华:没有!谭木匠成功的秘密都写在墙壁上———诚实,劳动,快乐。这是谁都可以有的文化核心,但只要真正做到了,它就可以变成独一无二、其他企业无法模仿和超越的企业灵魂。
记者:从个人角度看,你的成功跟哪些性格有关?
谭传华:我觉得自己有两个优点,一是能听反对意见;二是从不忘记学习。我的文化程度不高,看书的时间又有限,所以我自创了一门“聊天学习法”,不断找不同对象的人聊天,从他们身上得到不同的启发。
记者:最困难的时候,想过放弃吗?
谭传华:年轻时我曾经想过自杀,母亲对我说“不怕,眼睛还在动,就能活”。从此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鼓励自己———我全身都能动,总能闯出一条生路的!
记者:现在有钱了,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
谭传华:跟10年前没有什么不同,中午与员工一起吃盒饭。对于穿着也没有讲究,有时候感觉自己还像个土包子,我卖的是最老土的木梳子嘛(笑)。
其实至今我都还没有完全适应当企业家,按照我的计划,再干几年我就完全退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写点书法、办点杂志什么的。在我的三个小孩中,老大现在在公司上班。他比我能干,再好好锻炼几年,接我的班应该比我强。
内在文化使木梳子成为奢侈品
“普通的一把黄杨木梳子只能卖几元钱,为什么谭木匠可以卖几十、几百元,最贵的一套甚至达3000多元?这就是品牌和产品内在的文化所带来的高附加值。谭传华的文化投资,表面上是一种社会公益,但实际上获得了高额回报。”与谭传华相交多年的学者谭刚强,对于谭传华出书、办杂志等“个人嗜好”,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评价。
对谭传华注册商标、不断开发新品、在竞争对手面前敢于拿贷款砸广告、办杂志,以及请“余明阳专家团”规划企业战略,聘请职业经理人等举措和气魄,谭刚强认为,这些都充分表现出,谭传华等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代渝商与早期渝商相比,已具有了打造企业文化、要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强烈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已初步具备了新一代民营企业的基本特质———现代化眼光、国际化视野、以及永不止歇的创新精神。
- 上一篇:室外烈日炎炎 冰雕馆内别有洞天
- 下一篇:部分新人避高价暂不买金饰 仿真金饰大受欢迎
猜你喜欢
- 2015-03-15 稀缺之美:祖母绿的传奇与价值
- 2015-03-13 稀缺之美:祖母绿的传奇与价值
- 2015-03-13 第三届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展开幕
- 2015-03-13 投资邮票:不靠谱的暴富传奇
- 2015-03-13 朱尼厄斯的收藏传奇
- 2015-03-12 佳士得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成交11.3亿港元
- 2015-03-12 佳士得2011春拍瓷器及工艺品估价近10亿港元
- 2015-03-12 香港佳士得春拍瓷器及工艺品成交8.3亿港元
- 2015-03-12 美手工艺品拍卖网站Etsy年交易额达4亿美元
- 2015-03-12 景泰蓝或成投资新宠 可关注当代工艺品
- 搜索
-
- 10-21福建农林大学80周年校庆书画摄影展现场(多图)
- 01-05百幅湖湘名人书法跨越三百年真迹长沙展出
- 11-10“翰墨铭史 海丝追梦”榕城高校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纪事
- 10-28罗正坤举办庆国庆书法展
- 06-24福州“欢喜自在”端午书画印雅集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展在福清政协大楼举行
- 03-21王渊菊书法展在福州市举行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艺术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
- 03-17“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03-17书画家启功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开幕
- 10557℃“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上海隆重揭幕
- 6622℃2011年榜书精品国际巡回展入展作品揭晓
- 5836℃首届中西杯全国美术书法大奖赛获奖作品选登
- 5448℃人体艺术书法展 裸女大尺度“混搭”引争议(图)
- 5367℃第二届中日韩(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部份优秀作品选登
- 4759℃第七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
- 4591℃国展会场上特邀作品(六)
- 3715℃央视2003书画展书法作品一
- 3621℃国展会场上特邀作品(五)
- 3550℃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展 策劃實施方案
- 11-10“翰墨铭史 海丝追梦”榕城高校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纪事
- 10-28罗正坤举办庆国庆书法展
- 06-24福州“欢喜自在”端午书画印雅集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展在福清政协大楼举行
- 03-21王渊菊书法展在福州市举行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艺术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
- 10-14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暨颁证仪式在兰州甘肃省美术馆举行
- 07-31中国书法进万家将于8月2日走进山西芮城
- 05-10第二届中日韩(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部份优秀作品选登
- 09-10第七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