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独家专访]四川书法网记者采访陈振濂

兰亭书童 2006-09-30 书坛快报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九月二十八日,四川书法网、美术中国网记者在陈振濂先生下塌的酒店房间对其进行了采访。


  问:上一届的北京四川双年展您参加了吗?
  答:参加了
  问:作为嘉宾来看,就这两届双年展谈谈您的一些看法?
  答:应该是格局比较开放了,从邀请的参展作者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局限于北京四川两地,规模在逐渐的扩大。从作品上来看,都是当代书坛的名家,这个展览的品质质量肯定是比较好的。
  问:从嘉宾的角度,您觉得这个双展会能够带来怎样的成效,其前景又如何?
  答:我曾和何应辉老师、戴跃聊过,这个时代是一个书法非常发达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有不同的展览模式,刚提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的草书书法展览,对它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但是仅仅有这些展览还是不够的,需要有特殊的角度和特定的学术含量在里面,甚至需要一些相对适合的视角;而这个双年展仅仅是北京和四川,如果它今后能够超越这个会更好,虽然今年在参展作者上融汇了其他城市的作者,但这个标题仍局限在北京四川两地。其实它能够作成类似于美术届的双年展,或者威尼斯双年展,这种双年展除了地名外,它和地区的无关,是全国性的。我觉得这个双年展在今后应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它不一定仅仅指北京和四川,当然肯定是以这两家为主,因为它的发起源于这两地,但它要真正作成四川的一个大品牌,今后应该更加明确的超越这个局限,能够使这个双年展成为一个非常有学术景象,这类展览就和国家的展览、全国书法展览不一样,它是另外一种声音,承载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是一种品牌。
  问:作为浙江书法界名家,通过本次川京双年展,有无值得共赏的一些东西?
  答:我当然也是来学习的,并且也有作品参展,我在书法界呆了30年,这个时代的书法,其实我们都是见证人,是从零开始的,一次展览的质量、高低,或者说它能够出比较好的作品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四川这个地方更应该是去创造一种当代书法活动的新模式,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模式使四川书法家得到提升。当然,双展有一部分仅仅是工作,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仅仅为了这个而来,这个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意义是很大的,对于我来说,我会去看它的举措如何,看作者的原创感、创造感,那么这一次的展览开始就有这个苗头了。这次已经不仅限于北京和四川,但改革的步子还不太大,今后甚至可以把双年展变成一个成都书法双年展,这个展览是落在成都这个城市来举办,但是不限于任何城市来参加,也可以是外国人或者其他城市的人来策划,当问到这个时代有影响的展览时,马上就会想到成都书法双年展,而且现在四川有这个条件,做这个双年展,还要使得每次举办的特点突出各异,这样才能树立起这个品牌,能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独家报道:四川书法网 美术中国网)

Tags:记者采访   专访   书法网   陈振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