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朱熹与安溪

shxw 2007-06-06 书坛快报 评论

     朱熹与安溪——《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诗。《过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因吟》诗。《题凤山庵》诗。品题“清溪八景”与“凤麓春阴”碑。“仙苑”碑。“佛国”碑。“中流砥柱”碑。

朱熹与安溪

  朱熹一生曾多次游览泉州府安溪县名山胜景,留下不少诗作和石刻。

  《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诗

  他任同安主簿五年,为查察有关案件,来到安溪,写有《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五言古诗一首: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
    岚阴常在午,阳景犹氛翳。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
    我来亦何事,吏桀古所记。棒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

  《过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因吟》诗

  朱熹过安溪道中,写有《过安溪道中泉石奇甚绝类建剑间山水佳处因吟》五言诗一首:
    “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雾气晓方除,日照川如掌。
    行行遵曲岸,水石穷游赏。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
    袛役未忘倦,精神渐萧爽。感兹怀故山,何日脱征鞅?”

  《题凤山庵》诗

  朱熹常在游览中乘兴在庵壁题句。他登上安溪县城西北凤髻山时,在凤山庵写下《题凤山庵》诗一首: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品题“清溪八景”与“凤麓春阴”碑

  朱熹游览安溪山水,品题“清溪八景”曰:凤麓春阴、龙津夜月、东皋渔舍、南市酒家、芦濑行舟、葛磬坐钓、阆岩夕照、薛坂晓霞(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史迹·清溪八景》)。

  安溪县文庙保存一方“凤麓春阴”碑刻,旁署“晦翁题”。

  “仙苑”碑

  安溪城厢镇仙苑村至今保存一块廿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仙苑”碑,碑面阴镌“仙苑”二字,笔法苍劲,署款“晦翁书”;碑背阴楷“此碑原在薛坂,相传投潭中,每夜有光,渔人以为怪,采得之乃出,置磬石上。其渡遂以仙苑名。丙申(1716年),书院成,徙此。”后署“邑令曾之传记”。民国间书院废,碑乃归原地。

  清·乾隆《安溪县志·古迹》载:“石碣一通,高四尺许,上刻‘仙苑’二字,大如斗,古劲可爱……国朝康熙丙申(1716年),邑令曾之传置考亭书院。”

  阆苑岩

  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新岩山顶阆苑岩,有朱熹题门柱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寺庙·阆苑岩》、《泉州茶事》)

  “阆苑夕照”四字,即朱熹所题。他的题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至今还万人吟诵。

  “佛国”碑

  蓬壶镇彭格村公路旁“佛国”碑,阴镌行楷,无款式,相传亦为朱熹所书。

  “中流砥柱”碑

  官桥镇益林犀山下苦笼溪边一巨石上刻有“中流砥柱”四字,据廖氏族谱记载为朱熹所题。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