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国际报道 / 正文

名人当品琳琅满目欧美国家也兴当业

兰亭书童 2007-09-21 国际报道 评论
典当行业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欧美一些国家也有,并且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城市的典当行都有不同的“行情”。 
  美国:名人当品琳琅满目 

  住在比弗利山庄的都是身着华服盛装、生活优裕奢侈、浑身珠光宝气、出门享受轿车代步的社会名流,但他们也会因一时手头拮据又不想求人告贷而走进典当行。于是,美国典当行里的劳斯莱斯轿车、皮衣、水晶、艺术品等总是  
琳琅满目。还有众多影星们梦寐以求的奥斯卡金像奖奖杯,亦曾沦落在典当行的货架上。 

  对此,典当行老板不无得意地说:“你在这里找不到破烂不堪的东西。来这里的都是制片人、导演、演员、不动产大亨、遗产或王位继承人,他们一时资金周转不灵,所以才把东西典当在此。”一次,一位制片人在制作两部影片的过渡期间,因筹办宴会急需一笔款子,于是把自己车龄才一年的保时捷敞篷车送进典当行借贷,4个月后才赎回。另有一位老牌电影明星也曾因银行存款偶开“天窗”,迫不得已将自己心爱的奥斯卡金像奖奖杯典当了5万美元现金应急。 

  英国:当铺门口悬挂金球 

  英国堪称是西方典当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1928年,仅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一处,即有典当行238家。曾有一段时间,英国每家典当行平均每周的典当交易在2000-3000笔之间。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各家典当行的生意十分萧条,典当交易次数大幅度减少,典当交易额随之下降。许多典当行被迫倒闭,典当业步履维艰。为了改善形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人不断变换经营方式,如今不少当铺已发展了连锁店。 

  英国当铺的店名可谓五花八门,读来十分有趣。有的以行业性质命名,有的以人名作为名称,还有以接收的典当物作为店名。但凡是英国当铺,都会在门前悬挂统一的标识———三颗金球,向外探出,十分显眼。据说这个标志来源于意大利,曾是权倾一时的银行家梅迪奇家族大衣袖口上的装饰。 

  俄罗斯:绝当处理易惹官司 

  典当在俄罗斯起源较晚。然而,几个世纪以来,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更换交替,俄罗斯始终没有中断典当业。 

  然而,莫斯科的典当行也并非一帆风顺,最恼人的便是绝当物处理。尽管典当法规有言在先,当期届满时当物即由典当行变价受偿,但若真按规定处理一件绝当物却绝非易事。有的当户会想出种种理由来证明典当行的行为是非法的,故此典当行常要上法庭参与诉讼,被搞得焦头烂额。据统计,不少典当行每个月都要打上几场官司。 

  另外,典当行处理死当物通常是送往寄卖商店,即采取变卖方式而非拍卖方式。但对方往往不愿意代售,提出价格分成方面的苛刻条件,致使典当行处理当物得不偿失。

Tags:琳琅满目   名人   欧美   国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