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书画陶瓷同根兼同源 千年窑火啼中来

兰亭书童 2008-01-14 书坛快报 评论

工艺品文化广场的深圳珍宝馆拉开帷幕。王锡良、秦锡麟、王隆夫、周国帧、刘远长、熊钢如、唐自强、黄卖九、陆如等十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100余件作品集体亮相,将在深圳进行为期2个月的免费展出,其中包括86岁高龄的“陶瓷泰斗”王锡良联合潘凯声创作的瓷瓶孤品《双松映琴》。周国帧的《西班牙舞》、刘远长的雕塑《楚魂》、张育贤的《苏武牧羊》、徐庆庚的《渔字》等代表作品均在展出之列。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代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


    更难得的是,有1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次集体亲临作品展场,现场探讨交流中国陶瓷文化。在展场现场,年逾古稀的王隆夫、周国帧,以及刘远长、熊钢如两代美术大师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陶瓷书画同根同源


    广州日报记者:我们知道中国陶瓷、中国书画早已是世界上最闻名的两项中国本土艺术,各位老师认为彩陶与书画究竟是何种关系,瓷艺与书画艺术的异同有哪些?


    王隆夫:书画与陶瓷应该说是同根同源的,像做陶瓷不仅要懂书画,还要懂工艺。景德镇陶瓷的工艺很复杂,种类也很多。像景德镇的青花就是青色的,而别的地方的青花因为配料不同,它的成色不是青,而是蓝。陶瓷,它是多种艺术门类的一种集合。另外,同根同源还可以从历史层面说清楚,文字还没产生的时候,就有陶。陶,它开始是象形的,而我们的文字开始也是象形的。像陶艺里有水纹、鱼纹,文字也是通过这样的纹样变化而来的。最早的字就是画、就是象形字,从这个层面来讲,书画与陶瓷两者是同根同源的。


   熊钢如:我国陶瓷应该说是始于汉,盛于明,鼎盛于清。宋代陶瓷在景德镇已经相当成熟了,以青花为例,当时是以刻花、印花为主,色彩单一,但造型很讲究,造型与釉色的结合很完美;到了元朝,景德镇青花瓷器开始名扬海外;明朝,出现了大明釉上五彩,这使陶瓷的装饰性更加丰富,景德镇成为了全国制瓷中心;到了清三代(康、雍、乾),景德镇达到瓷艺鼎盛时期,这时宫廷重视制瓷,皇帝、宫廷画家等都亲自设计图纸拿到景德镇加工,在工艺技术上又新出现了粉彩等技法,艺术上形成了雍容华贵、非常繁琐的特点。可以说,从元代开始,景德镇瓷艺的艺术风格分为两条线:宫廷瓷是严谨的美;民窑是潇洒、豪放、无拘无束的美。


    后来,毛主席要做建国瓷、建国十年瓷,徐悲鸿任组长设计建国瓷时有8字原则——“经济、美观、实用、大方”,这个做法到现在一直影响着景德镇日用陶瓷的设计,也与过去的宫廷瓷形成了区别。


    现在景德镇陶瓷既吸收了过去官窑的优秀部分,也开始将民窑发扬光大。现在,有人专门研究民窑,形成了现代民窑青花,这是专门的体系;也有的专门研究官窑,将官窑与现代的陶艺相结合,也形成了一种具有当代风貌,又有景德镇本土特色的一种现代工艺。现在景德镇是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并驾齐驱。


    名家说陶


  王隆夫:江西浮梁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书院院长。出身于“陶瓷世家”,祖父王昌彬,曾任晚清御窑总办。


    王隆夫:作品与西方距离越远越好


    78岁的王隆夫老师此次到深圳带来了瓷板画《松鹰图》和《寿桃图》。王老说,《松鹰图》的精神点在鹰的眼睛和喙部,要画出力度来,一画它的雄姿就显现出来了。他一般是首先把整个造型画出来,然后再看它的头安在哪里好,“先画头的话就呆了。”王隆夫觉得“自己的作品能够与西洋的东西距离拉得越远越好!”


    周国桢:出生于湖南省安仁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被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


    周国桢:到动物园写生创作动物雕塑


    76岁的周国桢老师擅长动物雕塑,这次到深圳带来了两件作品,一件是青花釉里红瓷瓶《卫士》,一件是动物雕塑《马到成功》。他告诉记者,这个马雕塑,最难做的是马的头部,因为马的特征你必须要抓住。


  周老说,创作动物雕塑之前,他是要到动物园去写生的。1961年,他就在上海动物园住了8个月。创作《马到成功》的时候,又去过动物园多次。


    熊钢如:江西省丰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在青花、色釉、新彩、综合装饰方面均有所长。


    熊钢如:烧窑“又笑又哭”


    63岁的熊钢如老师擅长青花釉里红作品,这次来深圳的作品是《富贵大吉》、《笑口常开》。熊老还借周国桢老师的“笑啼窑”之名说起了有关对陶瓷创作感悟。他说,“笑啼窑”也就是又笑又哭的窑,一打开,烧得很好,喜笑颜开;整个窑都报废,就要流泪了。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烧窑还不能完全按照人们的预想烧得很准确。


    不过,正是很多偶然的、不确定的因素也成了烧窑制瓷的一种乐趣和惊喜。像周国桢老师《雪豹》,当时预定是要烧到1300摄氏度的,没想刚到1100摄氏度,突然停电了。开窑一看,“雪豹”上层部分陶瓷还没完全烧熟,成了一片片的皲裂,像豹纹一样,反而让《雪豹》更加生动了。


 
 
 
 

Tags:同源   中来   书画   陶瓷   千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