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吃,因此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每年的农历新年到来之前,举国上下家家户户纷纷上街购置年货,回到家中精心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美食荟萃、大饱口福成为春节的一大特点和享受,夸张点儿说,“吃”就是我们中国人过年的头等大事! 作为名人,他们大多常年在外打拼,忙碌一年最大的心愿莫过于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那么,这些不凡人物的除夕大餐会是什么样子呢?就让笔者为你一一揭晓。 |
著名画家吴冠中
吴冠中难忘“烧蟹黄油”
著名画家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目前常住北京。吴老早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后又考取公费留学生,于1947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由于吴老学贯中西,并一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吴老的家位于北京方庄,虽然他在北京已经住了50多年,但身为江苏人的吴冠中依然吃不惯京味儿,老先生最爱的还是地道的家乡菜。宜兴是江南水乡,盛产久负盛名的大闸蟹,而吴老自然也无法拒绝这一美味。每到节庆的时候,吴家餐桌上一定有道名叫“烧蟹黄油”的传统宜兴菜。另外,宜兴当地还有一些风味小吃,像糖芋头、铜锅饼、海棠糕、小馄饨、豆腐花之类,都是吴先生的腹中常客。
杨振宁亲自下厨做徽菜
曾夺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杨振宁,22岁便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后来便一直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虽然杨先生常年旅居海外,但依然难以忘记家乡菜的味道,直到今天杨先生依然保持着吃家乡菜、听家乡戏的生活习惯。杨振宁祖籍是安徽合肥,所以安徽菜自然是他的至爱。每逢过年过节,杨先生总会亲自下厨为家人做上一桌子美味。其中安徽菜必然是第一主角,像双脆锅巴、徽州丸子、油煎虾包、虎皮毛豆腐等经典徽菜都是杨先生的拿手绝活。
如今已经88岁的杨振宁,身材均匀、耳聪目明,他坦言:自己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工作、事业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品味生活才是他的乐趣所在,而目前杨振宁每天最喜欢的三件事就是:写诗、做菜、听黄梅戏!
张爱玲特别爱吃肉
大作家、才女张爱玲喜欢吃软、嫩、香、甜的食物,松子糖、云片糕、桂花蒸、酸梅汤、生煎馒头、糖醋小排是她的最爱,在张家的除夕餐桌上绝对少不了它们的身影。除此之外,张爱玲特别爱吃肉,像荷叶粉蒸肉、合肥丸子之类竟是她的每日必备菜,过节更是少不了这些菜式,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嘲笑自己为食肉动物!
张爱玲对西餐也情有独钟,据说她经常光顾一家红房子西餐厅,下面这份菜单就是她每次必点的内容:洋葱汤、烙鳜鱼、烙蜗牛、芥末牛排。看来,这位大作家还真是一个会享受的小资女人呢!
宋美龄钟爱“红豆松糕”
蒋夫人宋美龄自幼留学美国,因而十分偏爱西餐。比如,西式做法的烟熏鱼,或是把西洋菜用榨汁机打碎,然后加入鸡汤熬煮的奶油等西方饮食,都是她的心头之爱。当然除了正餐之外,蒋夫人还会食用零食,在大量零食当中,蒋夫人最钟爱的还是甜点,在台湾鼎鼎大名的“红豆松糕”就是专门为蒋夫人制作的。这款甜点出自台北著名的“圆山饭店”之手,它以味道不甜不腻、口感松软而闻名。蒋夫人赴美定居以后,为了能够继续享用美食,圆山饭店每逢农历新年,都会为她特别制作这款红豆松糕,再以冷冻快递送到位于纽约的府上。而她先生的饮食喜好却与之截然相反,他们夫妻两人在“吃”的问题上可谓一中一洋,相距甚远!
1949年,蒋介石携全家老小回老家奉化过年,这也是蒋在大陆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除夕晚上,蒋在丰镐房设宴招待宗族亲友百余人,大家一起喝专供春节时饮用的屠苏酒,吃年糕汤。席间当然少不了他最中意的江浙小菜,比如油焖河虾、雪菜百页、鲫鱼烤葱等等,这些典型的江浙菜显然对不上自己夫人宋美龄的胃口!而吃惯了江浙风味的蒋介石,注定也与沙拉和牛排无缘!
王永庆最喜夫人做的牛排
台塑集团创始人、享有台湾“经营之神”美誉的台湾首富王永庆,也是一个有口福的人。他在年轻时就害怕吃带血丝的牛排,但由于公司业务需要,自己又必须经常陪外国客户吃饭。因此,王夫人李宝珠就专门为他量身打造了一款不带血又好吃的牛排,这款经典牛排因用料上乘(选用美国去骨牛小排)、口感鲜嫩、颜色诱人等优点,受到王永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难怪它已经连续20多年入选王家除夕夜菜单!
据说,王夫人还有一本厚厚的手写食谱,里面记满了她和先生在外面吃到的美味。通常情况下,她先亲自下厨试做一次,如果感觉可以,她会再做一次,送给丈夫和子女品尝,家人全体通过后,王夫人才会记在这个食谱里。所以,台塑集团的员工都知道经典牛排诞生的幕后故事,大家在私下都笑称王老板是个很有口福的人!
慈禧的年夜饭凌晨吃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非常重视过大年,皇宫的大年习俗充满了贵族色彩。
除夕夜也是宫中帝后妃嫔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使威严的帝王之家也显露出难得的家庭温情。当时,民间除夕夜吃饺子是在子夜时分,但皇帝那时要祭祖礼佛,所以天子要到凌晨3时后才能吃上饺子。
到了清末,这种习惯还一直保持着,除夕之夜12点的钟声敲响后,慈禧太后命众人齐至殿上,排好长案后,由御膳房将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素菜端上桌,慈禧命众人一齐下手做素馅煮饽饽,于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时丁儿当儿乱响。切剁好后,都交到慈禧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馅儿,口味咸淡,由慈禧决定。天到蒙蒙亮时,饺子已包齐。
慈禧命众人退回更衣,重新梳头打扮。不大工夫,众人回到殿上,太后坐在案端,皇后等人都站在案旁。太后命宫女把煮好的饽饽(饺子)端上来,慈禧说:“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时开始,我们不能忘记去岁的今日今时。今天我们能吃一碗太平饭,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宗的庇护。”说完,命大家用膳。大家向慈禧叩头谢恩。吃罢煮饽饽,天才大亮。(文/马 佳)
- 上一篇:民众对现代艺术偏好远大于当代艺术
- 下一篇:“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痛苦的女王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国博邀网络名人领略中外艺术
- 2015-03-15 民国名人书札行情看涨 专家提醒收藏秘诀
- 2015-03-15 民国名人书札手稿行情看涨
- 2015-03-13 名人信札收藏日渐火爆 数量稀少成为障碍
- 2015-03-13 名家画瓷:探求当代名人瓷新领域
- 2015-03-13 辛亥名人书法成收藏热点 图
- 2015-03-13 英博物馆收藏名人剩饭 查尔斯剩面包卖3000
- 2015-03-12 春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名人书法升值潜力大
- 2015-01-12 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主办九周年院庆活动
- 2014-12-02 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