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报道 / 正文
“拾穗者”忙碌在金黄色的麦田
《拾穗者》,创作于1857年,展现出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
画作中,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得如同古典雕刻一般的庄重。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用一只手握着袋子里那一大束麦穗,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面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在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挚爱。像米勒的其他代表作一样,这幅画内容通俗易懂,但又绝不平庸浅薄,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省,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晚钟”从远方传来依稀的钟声
《晚钟》,创作于1958年至1859年。画面十分简洁,米勒撷取身边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进行描绘,将普通的瞬间描绘成永恒的艺术经典。暮色中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一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夫妇,身边停放着独轮小推车、篓筐、装土豆的麻袋和农具。
整幅画面宁静而安详,一切都表明这对年轻夫妇在一天的劳作忙碌后停顿下来,画面在此刻凝滞,原来是远处教堂飘荡过来的钟声使他们如此虔诚,观者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的钟声。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夫妇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
在画面中,画家让日暮余晖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相互映衬;又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仿佛融为一体。画作处处体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乡村生活。 记者 陶宁宁
让·弗朗索瓦·米勒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名作《晚钟》将作为镇馆之宝在法国馆展出。其实,这并非是《晚钟》的首次世博秀。早在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这幅农民题材的作品就成了明星。一度潦倒的让·弗朗索瓦·米勒也借那届世博会,奠定了“农民画家”的地位。
曾被嘲笑“土气”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省的一户农民家庭。金色的田野、雪白的羊群、宁静而温暖的夕阳……这些自然而又质朴的景象深深吸引着年幼的米勒,他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也由此萌发。
幼年时,米勒便表现出绝佳的绘画才能,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受到了家乡老师的赞赏和鼓励,米勒由此立志学习绘画。
23岁那年,米勒离开了乡村,前往巴黎并拜画家德拉罗什为师。然而,五光十色、川流不息的巴黎城并没有成为米勒眼中的天堂,这位来自乡村的小伙子与繁华热闹的巴黎城格格不入。在德拉罗什的画室中,米勒常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他们看不起米勒的出身,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不喜欢米勒,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毫无疑问,这样的经历让年轻的米勒对巴黎全无好感,曾经的向往完全变成了厌恶。在米勒心里,巴黎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沙漠,唯一可以称得上艺术“绿洲”的只有罗浮宫。走进罗浮宫的大厅时,他曾惊喜地赞叹道:“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尽管伟大的罗浮宫为米勒的巴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但生计的问题仍是困扰年轻画家的残酷现实。在巴黎,米勒可以称得上是穷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贫困一度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为了生存,米勒曾经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也曾经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因为生存的压力,米勒险些迷失了自我。
直到有一天,他无意听到了别人对他的评论:“这就是那个除了画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唤醒了画家沉睡的才华。此后,米勒下定决心,不会再为迎合任何人而画,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离闹市重归乡村
从那以后,米勒绘画的主题开始重归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乡村,希望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
1848年,米勒画了一幅名为《簸谷子的女人》的画作,卖了500法郎。他同好友、动物画家夏尔·雅克商量,想用这笔钱去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定居。当时,画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巴比松安家,米勒对于这种安逸的生活非常向往。不久以后,他迈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这也最终成为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1849年黑热病在巴黎城流行开来。7月的一个早晨,米勒带着家人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车,驶向距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一家人又背着简单的行囊,徒步来到向往已久的巴比松村。望着成片的树木和田野,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再次闻到了大地的芳香、听到了林间小鸟的歌声。已35岁的米勒如同一个孩子一般忘情地欢呼着,赞叹着大自然的美丽。
正是在这个被世人认为穷困闭塞的小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定居于此,米勒仍然要经受贫困的考验,但出于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他没有丝毫不快。每天,米勒都早出晚归,他上午在田间劳作,下午就在简陋的小屋里作画。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必须用自制的木炭条画素描。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抹杀米勒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终于发现,自己是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农民。
“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曾经迷失的画家终于找到了自我。在巴比松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后世家喻户晓的名画,如《播种者》、 《牧羊女》、《拾穗者》、《晚钟》、《扶锄的男子》、《喂食》、《春》等,都在这里诞生。
世博会上获得盛赞
米勒的画作真正在画坛引起巨大的反响,要归功于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
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米勒的绘画并没有引来过多的关注,甚至屡遭拒绝。在1855年巴黎的世博会上,米勒虽然也有一幅画作入选,但反响也不大。
直到1867年,米勒在这一届世博会上展出了包括《拾穗者》、《晚钟》在内的8幅作品,人们这才意识到米勒在艺术上的非凡价值。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对于米勒的绘画颇为喜爱,他赞美《晚钟》的画风充满了人道关怀,这一评价使米勒的人道画家之名开始远播。巴黎市民则普遍对《拾穗者》青眼有加,认为它画出了农民的辛劳,至此米勒又被冠以“农民画家”的称号。
而更为重要的是,后期的印象派画家们在米勒所画的天空背景中,发现了光线的绝妙,一股开创新世纪的风潮逐渐形成。
绘画事业虽然渐入佳境,可米勒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875年,61岁的米勒因咯血病在巴比松与世长辞。
米勒在世时,总是饱受着贫困的折磨,但他过世以后,其画作却身价倍增。米勒的一些作品一度流落海外,其中就包括《晚钟》和《拾穗者》。米勒死后不久,法国为购回《晚钟》,竟花费了80万法郎。1890年,《拾穗者》也终于回到故土。
【世博会人物榜 】
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米勒展出了包括《拾穗者》、《晚钟》在内的8幅作品,被冠以“农民画家”的称号。
猜你喜欢
- 2015-03-15 名画《砥柱铭》曾藏于广东
- 2015-03-15 《富春山居图》登上邮票 名画邮票投资鉴赏
- 2015-03-15 名画登上邮票 《奔马》小型张涨700倍
- 2015-03-15 蘇富比巴黎摄影拍会达有史以来最高拍卖额
- 2015-03-15 著名画家焦秉义向革命老区捐赠书画作品
- 2015-03-13 范冰冰现身巴黎时装展 避谈旧爱王学兵涉毒(图)
- 2015-03-13 藏家告拍卖公司贱卖名画败诉
- 2015-03-13 范冰冰现身巴黎时装展 避谈旧爱王学兵涉毒(图)
- 2015-03-13 欧洲艺术品市场呈现暖意
- 2015-03-12 夫妇导演德国最大名画伪造案 骗术震惊世界
- 搜索
-
- 10-282015年世界榜书博览会在印尼雅加达隆重开幕
- 09-02韩国第十一届清州直指世界文字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 07-31第十届清州直指世界文字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 06-21蔡轩朝赴印尼为《大墨兰亭榜书书法展演》开笔
- 02-16年轻版《蒙娜丽莎》被证实为达·芬奇真迹
- 02-16《蒙娜丽莎》还有 清新 版?
- 02-01世界榜书联合会印度尼西亚分会成立
- 01-09日本发现王羲之书法的精致摹本
- 09-06梵高莫奈真迹等总值逾20亿艺术品亮相香港
- 07-17中国书画名家赴马来西亚作品展
- 8303℃庆祝成立十周年狮城书法篆刻会举办国际书法交流展
- 7604℃“新世纪国际硬笔抒发冲击波”在新加坡举行
- 6883℃第37届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 日前开幕
- 6695℃第6回CJB淸州直指世界文字書藝大赛 获奖名单
- 6530℃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落幕 河南展团有“文”有“武”
- 6183℃“亚欧杯”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获奖名单
- 4247℃韩国第七回CJB清州直指世界文字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 4212℃韩国第十一届清州直指世界文字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 3752℃2005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获奖、入展作者名单
- 3401℃世界榜书联合会组织机构
- 10-282015年世界榜书博览会在印尼雅加达隆重开幕
- 09-02韩国第十一届清州直指世界文字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 02-01世界榜书联合会印度尼西亚分会成立
- 02-22纽约20位市议员庆新春 显示各族裔对亚裔文化重视
- 02-22美国书协《新年送百福》助庆美东华人元宵活动
- 11-11印尼书艺协会设宴款待上海榜书研究会代表 互相切磋书艺 弘扬华夏文化
- 11-03中国书法家奥运作品在韩展出 韩国书法家赞赏
- 10-14第五届直指世界文字书法大赛展览部分照片
- 06-22中韩书法二人展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 06-20第十八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展 暨第三届中日诗书论坛在哈尔滨开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