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攀枝花·自贡书画交流活动开展

兰亭书童 2011-03-09 书坛快报 评论







攀枝花·自贡书画交流活动开展



 四川在线 ( 2010-09-21 )来源: 四川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在又一轮中秋之月泛起金沙江畔,天水相连遥相应的千年盐都——自贡的书画家携心智之作来到攀枝花,实现了久别后的又一次重逢。


    如果说攀枝花与自贡书画界在上世纪70年代的握手,让创业初期的攀枝花人第一次领略到盐都文化的丰采和书画家们的艺术追求,那么,这一次则是携手共进,在多元互补中推进书画艺术创作,为四川文化强省涂一抹亮色。


    联展:一个多彩的艺术世界


    9月16日,攀枝花市文联以“阳光花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策划之一——“2010攀枝花·自贡美术作品联展”拉开帷幕。


    在这里,走进展厅的人走进了一个多彩的艺术世界。


    “这幅画画得好,画家把抗震救灾的典型场景浓缩其中,画中蕴含的精神令人感动。”16日上午9时就来到展厅的何先生正欣赏国画《共和国之爱》。来自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小彭此时用手机拍下了一幅山水画:“国画积淀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建筑设计也应该融入传统文化,这样的建筑才有生命力。”小彭仔细看完了每一幅画,其中攀枝花的油画《丙寅春·盼雨》表现的老太太那双渴望雨水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他。“建筑不是冰冷的水泥和生硬的钢筋,建筑设计也不只是几何图形,要有对人心理、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关注。”小彭说,多看这样的画展能从中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次联展共展出62幅,其中自贡送来国画30幅,攀枝花展出的有油画和国画。无论是表现灾害、历史、工业,还是山水、花鸟、民俗,画家们都饱蘸着情感,用神来之笔或点化得生动传神,或寓情于画,画面充溢的生动气韵和深邃意境,荡涤着观者的心灵。


    “绘画艺术真奇妙,我们多彩的世界都凝聚在画家的笔端。” 两次观展的陈先生感慨自己大饱眼福。


    笔会:一次现场画艺的相融共进


    16日下午,离两地书画家笔会还有1小时,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造型专业的同学们就已等候在展厅了。15时30分,自贡书画家来到展厅的画桌前,攀枝花同行递上笔、墨和宣纸。自贡市文联主席刘蕴渝、美术协会主席张跃进、攀枝花原书画院院长李良胜提笔舔墨,很快,融铸情感的笔墨令一张白纸生发出不同的意境。


    钩、皴、点、染,只几笔,山石的质感在张跃进的笔下凸显,以虚衬实,用淡墨钩出起伏的曲线,雾霭中神秘的远山,树林掩映的小屋……下小雪了,天地间杂色相间,一幅川南雪景呈现在眼前。


    挥毫泼墨,将学养倾泄笔端。李良胜的骨法用笔将攀枝花峻峭的大山描绘得形象逼真,曾建林配上山脚下的人家,环绕房舍的亚热带植物,攀西大裂谷风情扑面而来。


    刘蕴渝则挥笔写下“满天喜气遍地阳光”等几幅字画,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作品完成后,他们相互欣赏,都会心地点点头。


    “现场看画家作画,令同学们大开眼界。这不仅能活跃学术气氛,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这是一次交流活动,也是一次学习观摩活动。对普通市民来说,同时又是一次绘画艺术的普及活动。”攀枝花学院教师刘邦春告诉记者。


    研讨:一场关注时代的思想碰撞


    9月17日,交流活动转移到了攀枝花会展中心203会议室。


    “艺术贵在交流,唯有交流才能共促提高。”研讨会上,双方介绍了书画界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发展态势。随后就联展的作品展开了讨论。


    “攀枝花的油画非常突出,取材工业,极为大气;表现民俗,情态生动。攀枝花的国画则注重特色,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画芒果、木瓜、仙人掌,凸显出了攀枝花的本土文化。”来自自贡的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徐祥麟认为。后生黄芸芸为攀枝花的油画所震撼:如果我的画取材鲜活些,将这些油画反映出的钢铁力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融贯进去,将会是一个突破。


    “自贡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其国画的深邃意境,国画的传统功夫力透纸背,值得借鉴。”刘跃斌翻看画册中的《玄奘西行图》和《家园》说,他总想从中学点东西。


    思想在碰撞中升华。“虽然近几年自贡邀请中国名家来当地写生,每年举办近十场展览,但我们的画大多按传统取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不表现所处时代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郭广岚说。市文联主席李平指出:新兴工业城市攀枝花虽然传统文化积淀不具有先天优势,但其独特的山川风貌、丰富的民族风情、大工业的阳刚之气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重要的是画家们要赋予它们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观照。也就是说要把攀枝花独特的大山大水内化为一种开阔的胸襟、浑雄的气势,而不是形似却无魂。


    李良胜认为,现实不可回避,传统文化要融入,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下,更新创作观念,追求绘画语言多元是书画家们面对这个时代的挑战。


    早在2002年,四川省就提出文化强省战略,历经8年的实践到了纵深推进的节点,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写信给各地市州领导,希望全省再次发力,为四川省文化建设在全国挣得一席之地。据悉,去年我市有4幅画作入选国展,12幅入选省展。


    让我们握住时代,携手前行。


    延伸阅读


    当人们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时候,不少人在精神上迷失了。我们还需要什么?很多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丰裕的物质条件下跳动着一颗浮躁的心,没有任何时代比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更需要文化艺术对心灵的滋养。


    在联展中,一位市民说,他很喜欢画,但极少有机会参观这样的展览,他用手机把自己喜欢的画拍下来,回到家中在电脑上慢慢欣赏,“这样你的内心会感到和谐安宁”。观展的张女士说,他儿子特调皮,总是惹事生非,假期里生怕他闯祸,便引导他学画,现在爱上画画,不再调皮。因此,自己也想多多了解,学会欣赏,与儿子共享精神食粮。


    如何让书画这一高雅艺术走进普通群众?有市民建议:请攀枝花的书画行家利用“攀枝花讲坛”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还有市民建议长期展出好作品,吸引更多的人爱好书画。

Tags:攀枝花   自贡   书画   活动   交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