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第二届全国宋璟碑颜体书法展暨研讨会入选获奖名单

兰亭书童 2011-05-03 书坛快报 评论

 

第二届全国宋璟碑颜体书法展暨颜体书法研讨会入选获奖名单 


      第二届全国宋璟碑颜体书法展暨研讨会评委会认真履行评审职责,顺利完成任务,现将有关评审事项公布如下:

一、评委会组成人员(17人)

主任:旭宇 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
成员:
吴震启 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
刘金凯 河北省书协副主席
褚大伟 河北省书协秘书长
王荣生《书法导报》总编
胡传海 《书法》杂志执行主编
兰干武《书法报》执行主编
周国江 邢台市人大主任
李凤刚 邢台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
许鸿基 中国书协会员、广州市书协主席
张 诚 中国书协会员、钱南园研究会会长
谷志科 邢台学院党委书记、邢台市书协名誉主席
胡 湛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河北省书协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薛鸿群 中国书协会员、邢台市书协顾问
李建华 邢台市书协副主席
李印华 中国书协会员、邢台学院教授
王聚龙 河北旭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监督员:
张呈君 黑龙江勃利艺德少儿书画院
黄 勇 福建省福州市书协
韩秀芳(女)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窦书阁 邢台市退休教师
二、评审原则:
作品评审首先把书法艺术水平放到第一位,以颜体书法为主体,鼓励创新,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入选作者代表作为监督员,在评审现场进行监督,严格评审,不徇私情。


(一)书法作品获奖名单
一等奖(2名):
吴 刚(福建) 程志宏(河南)
二等奖(5名):
黄 勇(福建) 贾 岩(河北) 洪阅文(浙江)
高建国(河北) 潘 烈(广西)
三等奖(15名):
王堂兵(四川) 张呈军(黑龙江) 闫长河(黑龙江)
刘 琰(江苏) 李 琦(河北) 仲艳萍(山东)
王位辛(江苏) 赵迎通(河北) 杜起文(河南)
闫五权(甘肃) 张瑞峰(河北) 赵 敏(河北)
吕 军(安徽) 吴中华(江西) 朱启明(广东)


(二)书法论文优秀奖(6名)
李庶民(山西)《夏云暑雨——颜真卿楷书风格突变与形成的一个历史节点》
李慧斌(山东)《宋代颜真卿书法批评的儒化与理论建构》
杨瑾琪(陕西)《清代书法中兴背景下颜体书风的传承嬗变》
曹隽平(湖北)《鲁公以后第一家——何绍基》
梁 继(辽宁)《从敦煌遗书看颜真卿对民间书法的借鉴》
潘永耀(广东)《宋璟碑及其历代书家综评》


优秀组织奖(5个):
1、黑龙江艺德少儿书画院
2、湖北荆州市晓月书法学校
3、浙江义乌市东洲书画培训中心
4、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中心小学
5、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特邀参展书家名单:(17人)
吴震启 胡传海 兰干武 陶 然 李凤刚 周国江 张砚平 郑歌平 陈 智 田 人 许鸿基 王聚龙 张 诚 刘洪祯 胡 湛 李建华 薛鸿群

入展作品入选作者名单:(167人)
程志宏 张昌文 仲艳萍 黄 勇 张自强 黄 健 刘 方 马永林 郭东兵 禾冰羽 李 昊 赵 恩 陈 展 李 琦 杨新锋 郑元军 杨 贺 刘爱国 闫长河 刘雪松 刘 军 赵若晨 张世贵 郜海辰 杨鸿圣 李耀清 王学青 曾长江 安 康 于海跃 吴中华 张 浩 窦书阁 周继中 孙祺林 莫 克 姜海龙 张振峰 刘浪生 徐福田 李新明 王 甫 贾书全 赵茂功 董 樵 潘昭阳 魏经国 况江陵 张瑞峰 肖广荣 季 奕 肖型荣 谢学礼 王政超 马祎斌 赵 明 李 宾 赵晓普 程英忠 韩存利 林桂生 杨水宽 邱金生 龚海波 聂振为 赵 敏 黄典文 王永成 杨 城 于 洁 张天勋 陈永君 司正博 周会涛 杨 伟 桂相文 王文博 汪 炜 潘 烈 杨 雪 王元祥 吴凌宇 司大林 徐晓洪 张呈君 谭必清 杜起文 杜思吾 郭春峰 从家玮 韩德广 刘全道 王 红 张桐铭 程 健 张中海 周坚毅 张晨小萌 聂振山 任瑞军 王伟杰 贾明哲 刘嵩山 孙立志 李德民 王春雷 闫 蜜 卢 玮 胡海利 洪阅文 吴川淮 吴 刚 任德全 许利平 龚金大 傅如明 王红方 陈 伟 陈永君 王位辛 陈希军 胡有德 晁亚洲 丁 锐 闫五权 张泽民 邱应明 张 照 王 波 周兆利 刘 琰 杨东亮 潘永耀 王堂兵 曹端阳 姚志军 张明全 高建国 李文杰 严柏栋 郑丁豪 冯建刚 陈永军 倪文道 吕 军 赵玉宏 汪定强 郭立文 朱起明 徐右冰 赵迎通 蔡连福 林新学 贾 岩 冯维霞 包新志 郭克瑞 张 雪 吴 贤 李青飞 赵殿元 仇福顺 王长远 菅智民 高文兴 施素月 魏 国


第二届全国宋璟碑颜体书法展暨颜体书法研讨会论文入选名单

特约论文

1李凤刚《谈谈颜书结体特色》
2杨思远 也谈《祭侄稿》
3胡 湛 《宋璟碑及其艺术特色和价值》

入选论文

1、成海明 《颜真卿《宋璟碑》与颜体书风之丕变》
2、傅如明 倪文东《书品与人品之双美合璧——论颜真卿《宋璟碑》》
3、刘文秋《篆籀•义理——朱长文所论颜真卿书法“合篆籀之义理”探究》
4、蒋培友 《也谈《祭侄文稿》的涂改与推敲》
5、韩秀芳《从史料看颜真卿在金代的地位与接受》
6、李豪东《《王琳墓志》真伪考辨》
7、李慧斌《宋代颜真卿书法批评的儒化与理论建构》
8、李庶民《夏云暑雨——颜真卿楷书风格突变与形成的一个历史节点》
9、梁 继《从敦煌遗书看颜真卿对民间书法的借鉴》
10、林新学《浅论颜真卿人品和书品的完美统一》
11、潘永耀《宋璟碑及其历代书家综评》
12、孙云渤 李少鹏《文献所见《宋璟碑》考略》
13、王大中《颜真卿与李阳冰交谊考》
14、宋晓希《王铎与傅山学颜书法风貌的差异性探微》
15、谢安辉《论颜真卿《干禄字书》衍为“科考体”的社会因素——兼谈书法创作的共性问题》
16、徐晓洪《颜体书法的当下生态考辨与复兴构建——兼驳“过时的颜真卿” 》
17、阎蜜《阳刚书颜 千古一人————论钱南园对颜真卿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18、颜默 张学文《颜真卿书法风格成因分析及对后世的影响》
19、蔡显良《宋代存录颜真卿碑刻述略》
20、杨瑾琪《清代书法中兴背景下颜体书风的传承嬗变》
21、于 宁《北宋中后期“颜体”书风研究》
22、喻永权《从《自书告身帖》谈颜体楷书艺术》
23、赵 辉《颜书流韵--试论颜鲁公书法对杨凝式、宋四家的影响》
24、曹隽平《鲁公以后第一家——何绍基》
25、王 律《《祭侄稿》史实与“土门关”开发初探》
26、郑付忠《从颜真卿看政治对古人书名的影响》
27、于志平《政 坛 亦 当 崇 “颜 风”》
28、武建中《颜真卿楷书笔法演变考略》
29、姜海龙《浅说“颜体”书法的传承兼及创新》
30、吴川淮《颜真卿与我们的经验之境》
31、张秋霞《历代对颜真卿批评的辨析》
32、侯东菊《颜体楷书与“宋体字”的形成及演变刍议》
33、刘文秋朱长文所论颜真卿书法“合篆籀之义理”探究

Tags:颜体   书法展   入选   研讨会   获奖名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