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去时代美术馆看中美艺术交流展

兰亭书童 2011-07-14 各地展讯 评论

  7月16日到8月28日,名为“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的中美艺术交流展将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展出,同时还将举办围绕“消费主义文化对当下的影响”、“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异同”等问题展开的一系列中美艺术家对话研讨会。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邀请5位纽约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梅根·戈登、沙娜·莫尔顿、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亚当·帕克·史密斯和布莱恩·扎尼斯勒在时代美术馆进行15天的驻地创作。这些艺术家将利用在广州各大批发市场里发现的材料以及中国的人力制作作品。作品的材料来自于中国,作品的思路反映美国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同时,展览还将邀请5位来自中国各地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到时代美术馆和参展的美国艺术家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连续5天的交流。

  据策展人沈瑞筠介绍,批量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一,美国现代文化的特征。反映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波普艺术也在这种文化背景中诞生,并影响着美国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随着全球化的蔓延,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成为“中国制造”的象征。商业和消费文化被带到中国。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也成为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在本次展览中,“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将成为连接美国艺术家和中国观众、中国艺术家的纽带,引起他们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物质和消费的思考。美国艺术家在“中国制造”的原产地重新认识这些产品时,是否会引起他们对“中国制造”的这个概念的不同解读?他们将持什么态度去审视这些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他们对这些材料的使用和中国艺术家有什么不同?多元文化和多重标准,全球主义,以及对美国文化的基础——消费主义的反思,都会是艺术家在展览中将会思考的问题。

  策展人沈瑞筠表示,展览涉及到了对多元文化和多重标准、全球主义和消费主义等问题的审视与反思,试图跨越中西文化差异,探讨一种深入和鲜活的交流方式。透过美国艺术家在中国的亲身体验,以及中美艺术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面的研讨,鼓励中国艺术家、中国观众和美国艺术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理解对方,希望本土观众能透过美国艺术家的触觉重新认识周边事物,反观自我,发现新的可能性。

Tags:美术馆   看中   艺术   时代   交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