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让传统文化精神薪火相传

兰亭书童 2012-11-30 各地展讯 评论

  11月23日至26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美协联合主办的“正法·传承”陈维信、黑伯龙、陈玉圃、张宝珠师生四人画展在山东省美术馆举行。“从展览中,观众不仅能够领略两代四位书画名家的艺术风采和成就,而且能感悟到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以及所体现出的责任意识、执着精神和博大胸怀。通过此次展览,必将激起更多书画家爱好者对祖国优秀文艺传统的热爱和学习激情,对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繁荣书画创作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国泰民安》 张宝珠 绘

  本次画展以“传承传统、坚守正法、追忆师恩、弘扬国粹”为宗旨,共展出陈维信、黑伯龙、陈玉圃、张宝珠四人国画作品200余幅。其中,四人的作品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陈维信的作品非常厚重,重视彩墨、强调写生,令人震撼。黑伯龙的作品则以墨为主,善用淡墨、重在写心,作品强化和流露个性,给人以飘逸、大气之感。陈玉圃的作品构图严谨、笔墨流畅、极为静美,体现了作者丰厚的学养及对儒释道精髓的独特诠释。张宝珠的作品则激情豪放、以写心见长,展示了一种动感之美。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格调高雅、技艺精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陈维信、黑伯龙、陈玉圃、张宝珠都是在中国山水画坛上具有突出才华、和广泛影响的书画家。同时,他们还是一脉相承的两代书画家和师生。其中,已故画家陈维信、黑伯龙曾长期在山东文教领域从事艺术教学和国画创作、研究工作,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书画人才。陈玉圃、张宝珠作为陈维信、黑伯龙弟子中的杰出代表,几十年来潜心学习研究国画技艺,很好地继承了二位大师的艺术精髓,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文化就是人类的灵魂,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陈玉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绘画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体现了画家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陈、黑二位老师教给我的,不仅是绘画技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将这次画展取名为‘正法·传承’,是希望后学者从中国大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的层次上认识中国画传统,认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精神,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张宝珠说,学画是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几十年前,陈、黑二位先生常跟我讲:中国画的真谛不在于学老师,而在于学‘老师的老师’。‘老师的老师’便是古人,即中国山水画的千年传统。老师用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从艺真谛,弘扬传统、传承创新也变成了我的责任。”

  中国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参展的两代四位书画家是齐鲁大地孕育出来的,他们对水墨有着深厚的理解和认知。他们热爱传统、尊重并潜心研究传统,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从他们的作品中,既可窥见魏晋遗韵,又可领略唐宋风骨。“总体来讲,四位先生的作品表现了东方人特有的追求理念和意趣,强调物我心灵感应,将视觉中的实际编织成了具有诗意化的理想空间,以召唤更多富有审美的眼睛与心灵。这就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真谛与大美,是中国文人山水画始终追求的一种精神与方向。”

  于钦彦表示,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繁荣文艺创作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党和人民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希望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持深入生活,积极投身文艺创作,努力为人民奉献更多精美的文艺作品和精神食粮。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孟 娟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