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情系篆书逾廿年
——访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得者王友谊
■本报记者 张波
王友谊 1949年6月出生,北京平谷人。现为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等。2005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出版有《大篆基础入门》、《联语书法篆书卷》、《篆书基础教程》、《篆书实用章法》、《篆书字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篆书》教材、《当代书法家精品集·王友谊卷》、《王友谊书法作品精选》、《大匠之门·王友谊书法作品集》、《中国最具学术与市场潜力书法八家·王友谊卷》、《大家之行》、《四书·王友谊大篆写本》、《说文解字叙·王友谊篆书写本》及大篆写本《三字经》、《金刚经》等。
书法报:王先生您好!祝贺您获得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本次获奖,是您在书法权威评奖中的第几次获奖?
王友谊:我有几次重要的获奖,第一次,是全国第四届书法展获三等奖;第二次,是第四届全国中青展获优秀奖;第三次,是全国第五届书法展获全国奖;第四次,是全国第七届书法展获金奖;第五次,即本次,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书法报:从被推荐到获奖,您怎么看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选机制改革?这种改革对于提升兰亭奖的关注度有效果吗?
王友谊:对于本届兰亭奖评选机制改革,我没有太多的关注,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本届兰亭奖没有评“教育奖”、“出版奖”,而增设了“艺术奖”。首先,“艺术奖”的人选,由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提名,而不是由各省市书协组织提名,这样做会相对准确,也相对公正;第二,评“艺术奖”不评单件作品,而是评50岁以上书家参加书协展赛活动、所持书体对书法的贡献以及理论研究成果、著述成就等,这就提升了50岁以上书家对于“兰亭奖”和各届全国书展的关注度,刺激他们积极参加中国书协组织的各类展赛活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50岁以上的书家参加兰亭奖·艺术奖积累分数创造条件。
书法报:篆书研究与创作属冷门,您为何选择这个冷门?
王友谊:事实上,每个比较成功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或者说,应该持有与自己的性格内涵、受教经历、审美观念达成统一的一种书体。这种书体是一个途径,肯定特别地适合表达自己独有的情感。那种所谓“诸体皆能,诸体皆善”的书家,我认为是不存在的。
我选择篆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我198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大专班之前,我还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主要研习行、楷。上学之后,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书法史》、《书法概论》、《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古典诗词》、《碑帖鉴赏》等多种课程。当著名古文字学家高明及其学生葛英会先生用几个课时讲授甲骨文时,我感觉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时,我一边遍临所能见到的各类龟板拓片,一边强记硬背每个甲骨文字的线条结构及其读音、字义,慢慢地感受、消化着甲骨文总体的瘦劲挺拔、遒丽天成,及至一期的雄伟端丽、二期的凝重温润、三期的野逸草率、四期的粗犷稚拙、五期的整饬隽秀等诸多不同的特色。沿甲骨文顺流而下,金文那总体的博大肃穆、雄浑拙厚,乃至早期的古朴雄强、中期的雍容冲淡、晚期的豪迈疏朗更令我心驰神往。我觉得,自己已经喜爱上了这种神秘的文字,喜爱上了那种在笔画、结构里暗示着的形象的骨、筋、肉、血,以至动作的关联。
1986年,我第一次集甲骨文字,以诸葛亮《诫子书》为内容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参加了“爱国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获得一等奖。这也是当时首师大书法大专班中唯一得到最高奖的学生。首师大即将毕业时,欧阳中石先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选择一个书体作为切入点,为自己将来的艺术之路进行理性定位。那时,我才静下心来,对自己今后的书法之路进行认真思索。纵观当时的国内书坛,各类书体、书风,均有大家,魏碑有孙伯翔,行书有王镛,隶书有王遐举,简有张海……可是篆书呢?应该说,还没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所以,我毅然选择了篆书。
篆书在当时的中国书坛,的确是冷门。我选择这个冷门,一是因为它比较艰深,我这个人比较犟,有牛脾气,越是艰难的,没人喜欢弄的东西,我就越要扎进去,用心去研究它;二是因为我喜欢,我的性格偏于静,篆书整体的庄严、肃穆和堂堂的端稳之气与我的个人气质以及审美观念形成了共鸣,篆书的艺术天地恰恰是我的个人情感可以安放的地方。
书法报:您的篆书著述积累起来也有十余部了,近年您的著述多为大部头,在浮躁的书法大环境下,像您这样甘愿坚守“冷板凳”的书家太少了,您为何要这样坚守书法信念?
王友谊: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应持有两种意识,一是使命感,二是责任感。那些一门心思只想着把书法做为追逐个人名利途径的书法人,我认为他们不配拥有书法家的称号。
我两度考入首师大,前一次是书法大专班,后一次是大本班。我的授业恩师是欧阳中石先生,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书法家所应秉承的言行准则和道德情操。此外,在书法方面,能两度接受国家的高等教育,这也不是每个书法爱好者都能享有的境遇。从这个角度说,我是个幸运者。但这个幸运不是凭空而来的,这是国家文化复苏、复兴的大背景下为我们创造的机会。因此,我们所学到的点点滴滴的知识,我们所取得的微微少少的收获首先应拿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篆书的艺术领域自古鲜有问津者,自秦汉以降,上千年的历史跨度,在书坛罕见篆书巨擘,篆书碑拓、法帖、理论著述也是微乎其微。至清中叶,篆书才回到了书法领域,才出现了一批诸如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名家。而那也是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特殊历史现象。近现代以来,篆书艺术仍显得门庭冷落,若干届次的全国书展中,以篆书作品入展者寥寥无几。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必须为篆书艺术争得一席之地,在全国书坛,要听到篆书的声音,要看到篆书的线条,要展现篆书的风姿,要恢复篆书的地位。所以这些年来,我把自己关在了书斋,一门心思地为篆书做了些事情。主要有《说文解字叙》、《四书·王友谊大篆写本》和新近出版的《契文斋藏印》、《三字经》、《金刚经》。这些工作微不足道,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书法报:我们了解到,您的篆书风格已成为当下一部分习书者的直接取法对象,学习您的篆书书风者可上国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友谊:这个现象应该说不存在。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在国展上,特别像我的篆书作品,不是入展,而是直接被拿下了。
我目前在全国有近百名弟子,我跟学生们交待得很清楚,学习我的书风只是初级阶段,写得多像也是入门的过程,而绝不能当做目的。把像我当做目的,只能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终结。一个书家书风的成形,肯定是多种营养汇聚于一身的结果,所以我告诫他们必须有一个“化”的过程和“变”的过程,要博采众长,我甚至赞成他们转益多师。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把自己塑造出来,形成独特的“这一个”。
今年三月初举办的第五届“上元雅集”活动中,我力主邀请刘颜涛前来授课,不少人不理解。我耐心跟他们解释,作为王友谊弟子,眼界不要囿于王友谊,一定要放宽、放大,尽可能多地吸纳各种艺术养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胸怀问题,而是一个是否尊重艺术规律的问题。
书法报:请向本报读者推荐几本提升篆书修养的书籍吧。
王友谊:以我自己的篆书研习经历,我认为下面这些书籍是不可或缺的:一是《中国文字学》,版本较多,任选一两种即可;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吴契宁著的《实用文字学》;三是刘正成主编、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吴昌硕卷;四是刘庆柱等主编、中国线装书局出版的《金文文献集成》;五是宋镇豪、段志洪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文献集成》;六是李圃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文字诂林》;七是丁福保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说文解字诂林》;八是徐宝贵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石鼓文整理研究》。还有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话说甲骨文》、《话说金文》、《话说石鼓文》等。
书法报:《书法报》即将迎来创刊30年,能说一下您是从哪一年开始接触本报的,您的作品第一次在本报亮相是哪一年?
王友谊:《书法报》创刊之时,我即接触贵报,至今已快30年了。我的作品大约在20年前就开始在贵报陆续发表,但具体是哪一年记不太清楚了。
书法报:您觉得本报的哪些栏目需要改进?怎样才能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
王友谊:建议增设两个版块:一是为加强篆书的宣传和推广,可否增设自甲骨文至清人篆书的优秀范本介绍版块;二是目前不少书家热衷于收藏金石碑帖,但在上面如何题写跋文却不甚了解,可开辟一个介绍金石拓片、书画作品题写跋文及相关知识的版块。
书法报:您下一步有何新的打算,能先透露一下吗?
王友谊:有生之年,继续篆写经典工程。《四书》做完了,紧接着要做的是《五经》。《五经》原计划拟在国内邀100人一块做,考虑对篆体风格的统一,并保证质量,还是要自己做,哪怕用10年时间,也要坚持做完。2013年先写完《周易》、《尚书》,这两部约四万字;明年写《诗经》。同时还要把这些年收藏的金石碑帖以及大量的甲骨、金文、石鼓文拓片整理一下。
猜你喜欢
- 2015-03-12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
- 2015-01-19 “兰亭墨韵·情系茂名”全国书法名家展在茂名开幕
- 2014-11-27 “情系鲁甸”名家义捐作品在武汉义拍
- 2014-11-24 昌硕笔锋,篆书天下——李一静
- 2014-11-20 “书法大爱 情系鲁甸”义捐作品26日在武汉义拍
- 2014-10-21 “情系鲁甸”压轴名家作品上线 23日10:00结束
- 2014-10-11 “书法大爱 情系鲁甸”国展获奖书家作品受追捧
- 2014-09-29 “书法大爱 情系鲁甸”活动竞价区作品
- 2014-09-24 笔卷风云情系齐鲁——潘传贤书法展举办
- 2014-09-04 书法大爱情系鲁甸义捐活动9月10日开卖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