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五十余年情所钟——访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得者华人德

兰亭书童 2013-08-19 书坛快报 评论

五十余年情所钟
——访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得者华人德
■本报记者 毛羽

    

五十余年情所钟——访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得者华人德


    华人德 1947年3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现为苏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苏州市书协主席,沧浪书社社员。

书法报:华先生,您是兰亭奖的“常客”,首届即获得了理论奖和编辑出版奖,第二届又获得了教育奖一等奖,此次又获艺术奖。很想看到评委会对您的评价,据悉,这次评选结果依据投票决定,没撰写获奖理由,那就请您自己谈谈感想吧。
  华人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是在2002年评选的,我当时以著作《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和与白谦慎一起主编的《兰亭论集》分别获得了“理论奖”与“编辑出版奖”。《两汉卷》是《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中的一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各卷独立,每卷的作者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多次开会交流修改。《中国书法史》七卷本获得了包括“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多项图书出版奖项。《兰亭论集》一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选收20世纪以来发表而《兰亭论辨》一书未收的讨论《兰亭序》的论文。下编为“兰亭会议”的论文。论文集后附有苏州大学图书馆编的“中国现代《兰亭序》研究论文索引”和祁小春编的“日本近现代‘兰亭学’论著目录”,以供研究者参考。这种在论文集中附相关索引的做法也是一个创造。书由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封面设计非常朴素,与同时获得“编辑出版奖”的几种大部(套)印刷和装帧十分讲究的丛书及多卷本画册相比,甚是寒碜,但是我毫不惭恧。
  自首届获得两个奖项后,我对2006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就羞于连续申报了。有两位学生劝我,说教育奖所列9个条件,几乎都适合我,并且都有成果,拿得出材料。我推托年龄已大,没有精力去争锋了。学生说材料由他们帮助搜集,不必由我劳神。结果又获得“教育奖一等奖”。《中国书法》杂志要我写获奖感言,我写的是“超脱很好,参与更好”。
  以往兰亭奖设的奖项“理论奖”、“创作奖”、“编辑出版奖”、“教育奖”、“终身成就奖”,苏州都有人获过奖,是个“五项全能城市”。本届兰亭奖“艺术奖”,规定年龄须在50岁以上,作为苏州市书协的现任主席,我不能回避退却。在向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报名后,被推选为可以申报的三人之一,最终由评委会选为10位获奖者之一。得知获奖后,中国书协展览部来电话,要写数百字的感言,我作诗一首以应:
区区砚北一辛农,
五十余年情所钟。
抱瓮灌园无便巧,
持锄老圃看秋容。
  书法报:您在主持学术研讨会时,幽默机变的话语让会场欢声笑语,而平素人们印象中的博士生导师、图书馆研究馆员等学者大都是不苟言笑的,能介绍一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您吗?
  华人德:我从少年时就喜欢讲幽默话,而动作迟缓,人家都称我是死猫活舌。幽默能给人快活,能调节气氛,幽默要有语境,不能想想再说,过了时间,再发笑的话也会大打折扣。幽默要文质彬彬,粗鄙话不能登大雅之堂。我在工作上是个认真而有责任心的人。生活上力求简约,不学开车,不用电脑,不发短信,不肯锻炼身体,有时散散步,喜欢清静,阅读和写作速度皆慢,常外出旅游,时有人生苦短之想。
书法报:几乎没见到您现场作书,是不习惯,还是一种创作态度?
  华人德:40~50岁这一阶段,我常去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有时是参加会议和评审,有时是去“走穴”。但并不全是为了挣钱,主要是借机访碑览胜。作为回报,总要为东道主写一些字,挥写时许多人会来围观。后来考虑到书法不是表演艺术,笔会或对客挥毫难见自己满意的作品,并感到有辱斯文。于是,凡遇到要回报作品的,都是事先将作品写好带去。从我担任苏州市书协主席起,就讲定不参加任何笔会,其他人去我也不反对。由苏州市书协主办或承办的所有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在会议和活动举办期间,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笔会,不向出场的名家索要作品,也不给出场费,以维护学术尊严。凡讲课、讲座,须付讲课金,而且要优厚。
  有音像出版社曾出版过我个人的书法创作和临写碑帖的光盘,有人如对我的执笔、用笔、工具、作品和经验、观点感兴趣,查看并不困难。

Tags:兰亭   获得者   十余   第四届   中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