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台北故宫文创营销 朕知道了纸胶带卖疯了

兰亭书童 2013-08-29 热点透析 评论

  文创营销北京故宫也知道了?

  正值暑期, 北京 故宫照例迎来客流最多时段。但今夏的北京故宫,却并不只是游客眼中的热点,还是公众眼中的热点,因为北京故宫正首次面向社会悬赏征集创意。

  据报道,近日,“紫禁城杯”故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在京启动。要求参赛作品含有故宫元素,易于转化旅游文化产品。获奖个人将获得最高1万元的奖金。

  报道的细节显示,此次征集文化产品创意,固然是“为庆祝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88周年”,但深层原因可能还是受了台北故宫所推创意纸胶带“朕知道了”被疯狂追捧的“刺激”,“幡然醒悟”,强化文化创意。

  纸胶带是平凡的日杂用品,而康熙帝御批手迹“朕知道了”却非凡品,二者可谓天上地下,风马牛不相及,但台北故宫的“拉郎配”偏偏大获成功,如此创意令人感叹。

  而更让人感叹的是,这一成功只是台北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诸多成功案例的最新典范。多年来,台北故宫早已与文化创意紧紧联系,通过丰富的、富有创意的大量文化产品,吸引了游客目光,也走进普通百姓家中,将小生意做成了大文化。

  而反观北京故宫,尽管在文化产品开发上小有成绩,但文化创意与产业仍未完全结合。统计显示,北京故宫去年文化产品收入1.5亿元,虽说高于台北故宫的1 亿多元,但若放入两者在游客数量、门票收入差距巨大(北京故宫游客1530万人次、门票7亿元,台北故宫游客436万人次、门票8500万元)的背景下, 如此文创收入实在寒酸。

  作为花开两朵、同气连枝的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近年来联系紧密、合作加强,取长补短是应有之义。所以北京故宫学习台北故宫的做法,以公开征集创意的方式走出强化文化创意的真正一步,可喜可贺。

  只是,“朕知道了”的文化创意,让北京故宫意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但公开征集创意毕竟是一次性行为,不具持久性,如何将文化创意推向深入、常态,北京故宫真知道吗?

  或许,台北故宫有两点成功之道值得北京故宫借鉴。

  一是系统性、延续性。“朕知道了”的创意并非小聪明,而是系统创意的延续-其来源于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2005年策划的“知道了:朱批奏折展”,该展导览手册封面即印有康熙帝满汉文朱批真迹“知道了”。

  二是集团性、专业性。台北故宫文化创意不是单兵打游记,而是大兵团、专业性强的集团作战: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在一起;合作团队需受训半年,不仅训练设计师,还训练营销等人才,且要对故宫文物、华夏文化有深度了解。

  好在,北京故宫对此已有所认识。北京故宫院长单霁翔日前就说,与台北故宫相比,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无论种类、设计还是营销,都还有不少差距,文化产品如何融入百姓生活,如何融入流行时尚,这些都是北京故宫今后努力的方向。

  诚哉斯言,但愿院长的话能尽快变成行动。当然,要将语言变为行动,北京故宫需努力,但也不能仅靠北京故宫。毕竟,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差距,实则体现的是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差距。

  随着以高科技资讯为特征的第三波产业成熟,文化创意产业就被视为第四波经济动力。创新、创意乃至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不仅北京故宫要真知道,全社会都应真知道。

‹‹ 6 7 8

Tags:故宫   台北   胶带   卖疯了   知道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