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行云流水 指到书成——记指书书法家方庆云

shxw 2015-04-28 热点透析 评论

      用毛笔写字,用钢笔写字,大家都是熟知的,但用手指头写字,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倍受国内外一大批知名书法大师的好评。他,就是原福州市委副书记、现任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的方庆云。


      方庆云,1936年农历正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系福建省书法协会会员,福州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全国市长书画院院士,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中心教授等;社会兼职更多,尤为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这个兼职,最让他苦心竭虑,终日为善,走千里,访万家,为和谐福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实践中他写下了“慈善三字经”,被评为全国慈善工作先进工作者,受到了表彰。书法得奖更是不计其数,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样样齐全。


      走进他的办公室,四墙悬挂着他自己创作的条幅,有“苦乐经”、“精气神”、“人有十为”、还有毛主席诗词等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每一幅都是一首歌,让人久久的品尝,余味无穷。方庆云已经是七十有几的老人,但走路虎虎生风,说话逻辑清晰,抑扬顿挫,滔滔不绝。每每谈起书法来更是口若河悬,句句说得在理,件件听的入迷。再谈到他的书法创作时,首推的是他的指书。何谓指书?就是不用毛笔,而是用自己的手指头写字。靠手指头去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让人百看不厌。一幅“笔载千秋事,书传万代情”的指书作品,让许许多多名家、评论家惊叹不已。首先,从这幅作品来看,在字面上看,文字对仗工整,生动活泼,内涵十分的深刻,笔载对书传,千秋事对万代情,无笔难以成书,无书笔载又有何用,这些事与情都要靠笔载与书传,可谓珠联璧合,笔功而事圆。其次,在运笔上看,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轻重的当;在艺术构思上看,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国家级评论员这样评价他的作品的:“以笔为代表的若干字,其形态变化似有骇兽欲驰、惊鸟将飞之势,把静中寓动、动时还静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三,由于指书的运笔之特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国家一级美术评论家张春生这样评价方庆云先生的指书作品:“赏罢方先生的书法,再理解诗的内容,真有沐浴、更衣、焚香之后捧读线装书之感。纸香、墨香、字香、文香,四香皆溢;鼻舒、眼悦、心旷、神怡,四享俱佳。”有了这四香四享,我想再用任何字眼来评价方庆云先生的指书作品都是苍白的。


      书法作品,一是书,就是书写,也就是运笔体现功力的地方,正所谓力透纸背;一是法,就是章法、布局之类,就是巧妙布局、浑然成趣。方庆云的指书就是书与法的完美结合,既有书的妙运,又有法的神韵,无论是“笔歌墨舞,神妙秋毫”,还是“山清水秀风光美,鸟语花香遍地春”,或是“毛泽东词《红军不怕远征难》”等这些作品,都能让人感觉出一种逼人的气势和和不凡的参透力,仿佛让人走进他的艺术天坛,去领略他那种利刃破竹、尖凿穿石、自然和谐、灵气活现的画笔劲道,委实是一种美的享受,妙的感化,神的熏陶,韵的沐浴。试问天下芸芸书法之家,用指作书法成功者几许人也?


      创新才有生命力,创新才能够有发展。书法艺术亦然。方庆云说:“一是要有发展的观念。书法艺术和其他文艺门类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书法艺术也要发展。二是必须大胆探索。书法是一种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汉字造型艺术。如有的是自然类,如日月江河;有的是植物类,如花卉草木;有的是动物类,如马牛龙虎;有的是日常生活用物类。三是注意观察。如天上的云蒸霞蔚,地上的江河奔流,山峦的忒荡起伏,晴雨的变化等等都要在书法中体现事物的不同状态。”正因为方庆云有这样的领悟,有这样的探索,才形成了方庆云自己的书法艺术个性、艺术特色风格,达到了“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书法境界。方庆云自己说,没有念过多少书,出生在农村,但却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并且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书法艺术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成功之路。其中奥妙何在?我想用他自己的喜爱的字幅《苦乐经》做了最好的注释“乐中苦,苦中乐,人生有苦乐,苦中去求乐,先苦而后乐,知足常乐。”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