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商敬诚九十华诞师生联展在绍兴举行

兰亭书童 2014-02-09 书坛快报 评论

    6月5日上午,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联、绍兴市美术家协会、绍兴市书画院联合举办的商敬诚90华诞师生作品展在绍兴美术馆举行。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孝,绍兴市及有关领导袁长寿、李露儿、刘孟达、龚桂明、过孟超以及商敬诚先生家乡嵊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国英等领导和来宾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高度评价了商敬诚先生几十年来为绍兴美术教育事业和浙江花鸟画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孝宣布联展开幕。

    长乐镇自古出画家,商笙伯、刘蒙天、刘文西等书画名家都是长乐人。商敬诚,1923年出生于浙江嵊州长乐镇,其家石砌门楣上镌刻篆书“安庐”两字,系著名画家、篆刻家吴昌硕题写。年少时受其伯父、海派著名画家商笙伯先生的启蒙,1946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诸大师。其艺术才华深得潘天寿大师的器重。出版《写意花鸟画范例》(合作)、《商敬诚国画选》、《中国美术教育家商敬诚》等画集。商老几十年如一日,常耕砚田,淡泊名利,扎根于农村美术教学事业和花鸟画研究创作。时任浙江美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曾先后两次要把这位聪慧的门生调到美院执教,但他出于对农村缺乏艺术教育的责任和眷恋,又割舍不下众多求学弟子的挽留之情,为此两次谢绝了潘天寿老师的邀请。

    商敬诚先生花鸟画承传统之流,饮生活之源。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商老几十年蛰居乡野,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感情。人们不起眼的墙角蓖麻、屋后泡桐、草塘白鸭,乃至阶前、山沟野草,虽平凡之物,但在这位田园画家笔下却变得真切、动人、富有情趣。商敬诚之画,则更善于穿插,写来自然,平中出奇,这便是他在艺术上难能独到之处。在他早年时期,作品就被各个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艺术馆收藏。这次展品中,《小园春老长鸡雏》是商敬诚先生读国立艺专2年级时的作品,当时潘天寿大师见之频作首肯,破例为其代笔落款,至今为同窗羡慕。著名画家曾宓先生观之也甚为称道,欣然在画作上题写了“闲庭偶拾高人襟怀,敬诚吾师涉笔,不凡意趣澹泊高华。”
    在学生们的记忆中,商先生经常应邀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展览。1956年《颗粒还家》参加全国第2届国画展览。1961年《溪畔》参加北京、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展出的现代中国版画国画展。在斯里兰卡展览的宣传册子上印着3幅画,其中两幅就是他的《溪畔》和先师潘天寿先生的国画《映日》。《溪畔》画面的近景是几丝杨柳,中景为一头掩身于水中的牛,远景有几个牧童。江村闲放,牧笛生幽,简直是一首田园诗。不久,此作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可见那时商敬诚先生已经是一个才华横溢、蜚声海内外画坛的名画家了。

    商敬诚先生是浙江花鸟画界德高望重的画家之一。他为绍兴的美术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智慧。他培养的学生曾在浙江省、绍兴市文学艺术界担任领导,有的成为绍兴市内外知名画家。商先生的艺术成就及艺术教育,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他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给予式教学”,而是诱导式教学,并强调学画前就必须饱览经典名画,让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自觉不自觉地领略到画艺的堂奥。美术史论泰斗王伯敏先生对商敬诚先生国画艺术评价颇高:“晚明陈眉公曾云:画士之年,只嫌其嫩,不怕其老。画家商敬诚,年事已高,所画日趋气壮笔健,情韵连绵。这似乎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成为一种自然规律,然而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却需要它的外部条件,因为石被水滴穿非数日所致,需要天天、月月、年年不断地滴!商先生作画,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方能达到老而弥笃的化境。”

    这次展览,商敬诚先生和他的学生张亦浩、张浩、钱世欣、王秉初、周颖、任醉良、王洁鸿、田一平、张志华、陈蔚南、钱林、安虹伟、邢巧姗等13位年轻画家共90件作品参加了展览。这是学子们借先生90华诞之际,对恩师的敬仰和感谢而特意举办,也是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用自己充满爱的情感创作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祝贺先生。作品题材丰富、气韵生动、意境高雅。有的浓墨重彩,雄浑厚重;有的笔墨淋漓,清新淡雅;有的构图新颖,意境深远,体现了当代文人画气息,让人感受到艺术之魅力。他们中,曾有20多人次作品入选全国、省、市以及境外举办的各类展览,荣获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等。展览结束后,将于6月12日赴浙江嵊州艺术村巡回展出。


 

Tags:绍兴   华诞   联展   师生   商敬诚九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