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力群原名郝丽春,1912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郝家掌村,1931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注: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33年2月与进步学生组织“木铃木刻研究会”,1940年到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教员。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山西唯一一位参加此会议的代表。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文代会,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全国美协常委,并在同年参与和筹建了山西省文联,创办了《山西画报》,曾任《山西画报》主编、《美术》杂志副主编、《版画》杂志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并曾担任山西艺术学校校长、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政协常委。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美术家、版画家,力群先生的作品曾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等。他在延安时期创作的《饮》堪称版画精品,被英国博物馆收藏,《北京冬雪》为俄罗斯艺术馆收藏,而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内也有力群的版画作品。为了支持山西家乡的版画事业,他将晚年创作的版画作品全部捐献给了灵石县,用以筹建力群美术馆。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爷子最大心愿落叶归根回山西
听闻力群先生去世的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老先生的家人和学生,在沉痛的氛围中追忆这位人民艺术家的艺术人生。
艺术启蒙:鲁迅是他的引路人
力群曾经在接受央视《大家》栏目采访时说过,在他的艺术道路中,与鲁迅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鲁迅是他的引路人,因为当年他在杭州念书时期正值国难当头,鲁迅极力提倡用木刻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还亲自编辑出版了相关书籍,介绍外国优秀的版画作品给年轻人,力群就受此影响,当即买了刀子和模板,学起木刻来。
1931年,力群和一些进步同学成立了“木铃木刻研究会”,并加入了“左翼美术家联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他通过同学的关系,和鲁迅保持了书信联络,每创作一幅木刻作品,就要寄给鲁迅先生审阅,请先生指点一二。久而久之,力群视鲁迅为偶像,甚至见到其画像时,总会比照着刻一幅版画。1936年,力群把自己刻的《鲁迅像》寄给了鲁迅,并深受其认可,而且成为世界各国最多采用的鲁迅画像。
虽然神交已久,但力群却从没有见过鲁迅,直到鲁迅去世时,有人请他到鲁迅床前,为先生画一幅遗像,于是在一上午的时间里,他为鲁迅画了4幅遗像,一边画一边在流泪。在随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中,力群除了继承中国新兴版画的革命传统外,还进一步向民间年画、壁画、剪纸以及民族传统绘画学习,形成了新兴版画的艺术特色。
乡音未改:难掩对故乡的深情
2011年的圣诞节,力群先生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寿辰。“当时老爷子的身体还很健硕,和家乡前来探望他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庆祝。”当记者拨通其女婿赵二湖的电话时,赵先生悲伤地表达着自己此时的心情,他告诉记者,“老爷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落叶归根,他生前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山西。”
在百岁寿宴上,力群先生在他的发言中反复强调一句话:“无论我在哪里,我都是灵石人,是咱山西人,我对故乡是有感情的。”乡音未改,生活习惯未改,只要电视上有关于山西的新闻或元素,力群是绝不会换频道的,这是他对思乡之情的寄托,是最深情的表白。“父亲身体一直很好,虽然会有一些小毛病,但整个人看上去很精神。不过他年事已高,身体各个器官也有些衰竭。年轻人得个感冒没事,但对于百岁老人来说就病不起啊。”赵二湖颇为心痛和惋惜地告诉记者,“妻子原本一直在北京的医院陪护,正好10日回山西来拿些洗漱用品后返京,没想到当晚就传来噩耗。”对于力群先生的女儿来说,这无疑是最沉痛的打击。
回顾力群一生的艺术道路,也带给子女很多感动,因为老爷子一生都在搞创作,直到99岁时还经常写毛笔字,赵二湖说:“父亲最希望回到山西,我们也会帮他完成遗愿,让老人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学生感言:人生中最难得的老师
在力群百岁寿辰之际,他的学生,原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的董其中专门以《恩师难得师恩难忘》为题,写了一篇讲述自己与力群结缘的文章,最后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不承想,美好回忆在今天却变成了思念和哀悼。
“力老是我人生道路中最难得的老师。1954年,我考入北京师大美术系,受同窗影响开始搞版画,也是偶然的机会,于1955年看到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报》,上面正在连载该社总编力群撰写的‘怎样刻木刻’,回去我就给编辑部写了封信,请求他们转给力老,没想过了几天竟然收到了他的回信,把我所遇到的难题都进行了指导。”因为一封信与力群结缘,董其中想都没想到,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中,他更是得到了老师的厚爱和指点,“力老对于后辈给予了很多帮助,他鼓励年轻人创作,与年轻人像朋友一样相处。”
从良师变益友,再变成工作中的伙伴,董其中有幸在力群先生的关怀下成长,而当记者告诉其力群先生逝世的消息后,这位已经70余岁高龄的“学生”悲痛地说:“力老从艺80年,始终视人民为母亲,坚持深入生活、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身后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品德,更是留给后人的财富。”董其中始终记得,在力群95岁高龄时,还去过他的家中,为他的版画作品指点,那两个小时的指教,始终珍藏在他的心中。
2000年12月18日,力群移居北京后给董其中写来一封信,信中说道:“我想我们之间虽然住得远了,但关于版画事业还应互通消息,彼此多来往的……我买了五合板,还打算刻些木刻。”
- 上一篇:2.5亿美元塞尚作品创全球最贵艺术品
- 下一篇:传统书画仍是市场主力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书画家启功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开幕
- 2015-03-17 书画家启功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开幕
- 2015-03-15 著名画家焦秉义向革命老区捐赠书画作品
- 2015-03-13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
- 2015-03-11 两岸三地举行联合书画展纪念孙中山逝世九十周年
- 2014-12-02 新加坡著名画家梁振康画展在北京荣宝斋举办
- 2014-12-02 新加坡著名画家梁振康画展在北京荣宝斋举办
- 2014-11-19 西安考古发现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父母的壁画墓
- 2014-11-06 著名画家董希源艺术作品展在澳门综艺馆隆重开幕
- 2014-11-06 著名画家董希源艺术作品展在澳门综艺馆隆重开幕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