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开幕

兰亭书童 2014-02-19 书坛快报 评论

中国书画讯 1027日, 由中国文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央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以及相关单位代表,侯一民、妥木斯等老艺术家代表和部分参展画家出席了当天举行的开幕式。

左中一在开幕上致辞。他说,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不仅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脉络,深化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推动具有地域特色美术事业发展,同时激励更多的美术家关注、参与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为增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贡献力量。

乌兰、刘大为也分别致辞。

展览通过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400余件不同历史时期几代美术家创作的美术佳作,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内蒙古的草原风情、人文地理和民族生活,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国强民战略建设美好家园的瑰丽画卷,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面貌和丰硕成果。参展作品中体现的内蒙古丰厚的人文社会发展风貌和璀璨的蒙古族艺术世界,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增添一笔宝贵财富的同时,也是全国美术家为喜迎党的十八大献上的一份厚礼。

从上世纪30年代,沈逸千、赵望云等美术家进入内蒙古草原进行写生,到2012年百余位美术家走进草原腹地采风创作;从尹瘦石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套马图》,到刘大为不久前刚刚创作完成的巨幅作品《欢腾的草原》……纵观整个展览,侯一民、妥木斯、詹建俊、谭权书、尹瘦石、刘大为、胡勃、李爱国、龙力游、朝戈、苏新平11位艺术家的个案展示与今年新近创作的美术作品成为展览最大的亮点。无论是侯一民早年鲜活的内蒙古生活速写,还是詹建俊深入草原后的现场创作,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老一辈美术家对草原的深情与热爱。而内蒙古美术事业“挖井人”尹瘦石创作的奔马之豪气与妥木斯画面里洋溢的散淡、安详,谭权书黑白木刻呈现的力量和质感与苏新平石版画中具象和虚拟空间构成的精神草原,“草原的孩子”朝戈一直追求的永恒静穆与终极关怀和胡勃通过四季时序、日月星辰所唤起的草原意境,则让观众得以了解草原对美术家的丰厚滋养,以及他们之间所体现出的创作差异——在这其中,全然不见草原的苍凉与荒寒,而是充满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温情。

与这些个案展示不同的是,刘金贵《吉祥草原》中略带风趣的“旁观”,焦洋《草原钢城》中巨幅工笔的客观“铺陈”,陈辉《旅途中的新虹》里变幻莫测的草原光影,从全新视角为观众呈现了当代美术家借用当代形式语言描绘出的今日草原。而这一切的取得都与展览之前的深入生活、写生积累密不可分。据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介绍,中国美协今年先后组织了百余名美术家分三批赴内蒙古进行写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们深入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大草原,体会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实地进行写生创作,涌现了一大批记录和描绘当下内蒙古最为鲜活的地物风貌、人文社会的作品。

近年来,中国美协结合世情、国情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组织、推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美术繁荣发展,自2009年以来,陆续开展了以西藏地区为主题的“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和2011年以新疆地区为主题的“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加上本次“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一系列新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全国性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大展,将几代美术家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全面展现出来,以此构建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吴长江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展览本身就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缩影,不仅通过展览廓清了这些地区美术创作的发展脉络、时代精神和风格演变,而且以艺术的方式表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而在展览筹备与展示过程中形成的,从前期有计划组织写生采风到代表性美术家个案展示,再到大型文献性画册的编撰出版与纪录片的拍摄播放,直至最后的专家研讨与理论述评,形成了一整套大型主题性美术展览策划模式,也为未来中国美术展览精品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编辑:王君

 

Tags:浩瀚   作品展   草原   中国美术   开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