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浙江省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兰亭书童 2014-04-08 书坛快报 评论

3月21日上午,“新中国美术家系列——浙江省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信息研究中心、浙江画院、浙江美术馆承办。

  此次展览汇集了吴宪生、张伟民、池沙鸿、孙永、尉晓榕、王赞、陈虹、张谷旻、茹峰、马锋辉、张捷、袁进华、赵跃鹏、林海钟、韩璐(按年龄排序)共15位浙江中国画家的近百件作品参展。根据展览要求,本次参展画家均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作品风格鲜明,传承文脉清晰,个人成绩斐然,他们业已是浙江中国画界的优秀代表,更是浙江美术界的中坚力量。

  中国画之于浙江,历久而弥新。中国画自五代两宋之后,进一步成熟完备,朝廷设置画院,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这期间,宋室南迁,于绍兴年间重建画院,许多画家自北方流寓杭州,使南宋时期的浙江画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按《南宋院画录》所载98位院体画家中,浙人几占半数。南宋四家的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除李唐为南渡画家之外,其余三人均为浙江人。及至元代,浙江画家更是占尽风流,引领画坛。赵孟頫倡导“古意”、“书画同源”,使文人画一跃而为主流,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中,浙江人居其三。明初则有戴进所创的“浙派”和蓝瑛的“武林派”,他们以其独特面貌承溯南宋并与明四家比肩共荣,而徐渭、陈洪绶更是分别在花鸟和人物领域独步画坛,影响及至晚清,甚于今天。晚清民国时期,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人,与时俱进,独辟蹊径,以金石篆籀入画,为中国绘画开创了新格局。

  2002年,经李瑞环同志倡议,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画院两家机构为核心主力所推选出的浙江中国画坛十位名家,曾赴京举办“浙江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向新千年以来的当代中国画业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并彰显出浙江画坛高屋建瓴的创作水准。时隔12年,受中国国家画院诚邀赴京举办“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浙江省国画作品展”,可谓是浙江中国画界再一次吹响了集结的号角。作为浙江省最主要的两家中国画教研和创作机构,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画院血脉交融,股肱情深。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从一个层面展示了当代浙江中国画创作的集中实力与成果,也是浙江绘画精神和艺术品格的再一次集中呈现,更是新中国美术史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浙江中国画作为主力方阵,于学术长河中的又一次高端定格。

  1928年,杭州国立艺专创建,将中国画发展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潘天寿振臂高呼,黄宾虹、吴茀之、诸乐三、陆俨少、沙孟海、陆维钊、陆抑非等一批名家云集执教于西子湖上。在构建学院教学体系之余,潘天寿还积极参与浙江画院的组织与筹备。自此,浙江中国画承南宋之正脉,接当代之风华,广聚人才,普育后学,获得长足发展,进而成为影响全国的业界翘楚。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院实行中国画人、山、花的分科教学,成绩斐然,名家辈出,更是促生了以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顾生岳和宋忠元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等众多当代中国画名家和经典作品的产生,从而在全国开启了浙江中国画的复兴之路。

 

Tags:浙江省   中国画   在京   作品展   开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