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图书馆能为全民阅读做些什么?

兰亭书童 2014-04-23 书坛快报 评论

  新华网合肥4月22日专电(记者 詹婷婷、周畅)“您爱看什么书?”“您一般通过何种途径看书?”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翠庭园社区图书室工作人员王志刚从今年4月以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所在社区居民对阅读的需求、途径以及建议。

  从提供借书上门服务,到开发手机图书馆,我国多地公共阅读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出击,服务、创新成为了公共阅读新的代名词。

   手机图书馆、移动服务 电子阅读成图书馆新宠

  今年1月,翠庭园社区图书室联合安徽时代e博开建了数字云图书馆,前期测试100人通过云图书平台免费账号登录,可浏览《改变千万人一生的读书法》《天下兵》等电子图书500多册,并可通过这个平台参与社区互动等。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家读电子书,前期的100个免费账号刚到就发放完毕了,还有很多居民找我要账号,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很受居民欢迎。”王志刚说。

  安徽省合肥市将开通“手机图书馆”,读者通过手机登录账号就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里存放的各类书籍;湖北省宜昌市开通该电子图书自助借阅系统,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下载图书至手机;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也先后推出移动服务,通过手机终端查询书籍的存放地点、索书号以及能否外借等状态……

  一些受访市民认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阅读服务,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改善所提供的阅读服务。安徽省合肥市市民小陈告诉记者,现在有大把时间去图书馆看书的人很少了,虽然有时很有阅读热情,但去趟图书馆来回就要1个多小时,时间往往耽误在路上。“如果公共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多方便读者阅读的电子资源,足不出户或者在路上就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看到图书,大家的阅读兴趣肯定会提高的。”

  上门服务、图书馆联盟 公共图书馆尝试创新

  安徽省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王建涛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安徽省探索开展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以安徽省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题,协同开展阅读推广和其他读者活动。提高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安徽省图书馆联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联盟内策划和举办各种主题阅读、读书沙龙等读书活动,以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公众的阅读兴趣。”王建涛说。

  湖南省长沙市将借书服务打造成特色的“上门服务”。长沙市民可以通过社区借书网站,像逛淘宝网一样,点点鼠标就能发送订单,“派书快递员”就会带着书籍出现在读者家门口。

  芜湖市镜湖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媛媛告诉记者,公共图书馆由于人才匮乏、编制紧张等问题,大大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此外,公共文化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政府直接提供能力有限的矛盾也凸显出来。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 资源紧缺待破解

  虽然目前公共图书馆都在尝试创新之路,公共阅读资源总量也在不断提升,但公共阅读资源人均少、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安徽省目前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02个,其中省级图书馆1个,市图书馆13个,独立建制少年儿童图书馆3个,县(区)图书馆85个,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2264万册(件),与安徽省人口相比,人均不到1本书。

  这种现象并非安徽省所独有。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比2007年增长49%。

  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阅读应当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政府通过阅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营造了一种阅读和文化的氛围,但我国的公共阅读服务在人均拥有量、人均购书经费、数字资源上都比较缺乏,应当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

  一位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现在我国城市的文化服务设施,大都集中在城区中心,偏一点的地方就没法享受到这种便利,“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安徽省芜湖市居民季新发认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应当放下以往的“架子”,多从为读者服务的角度做工作,才会有更多的读者被“请”进图书馆,营造出全民阅读的氛围。

Tags:能为   全民   做些什么   图书馆   阅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