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吕克·图伊曼斯作品背后的色彩揭秘

兰亭书童 2014-05-09 书坛快报 评论

  摘要:色彩是绘画作品中的重要语言,他在图像构建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通过各种不同的色素的组合形式的传达流露着画家的灵魂,是画家情感的呈现。其独特的用色特征,色彩犹如被抽离一般,所有调和同画面搭配的色彩给人的色彩印象是单纯,宁静或恐惧,暴力的心理效应,构筑了画家的精神世界,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回应时代。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是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1958年出生于比利时的莫尔特赛尔,30年来一直生活在附近的安特卫普市。他的母亲来自荷兰,而父亲是比利时人,生活背景的差异,父母在二战期间政治立场相互敌对,使得家庭气氛不融合,在他的童年里,伴随着战争,纳粹主义,大屠杀,比利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给他留下了阴影。吕克·图伊曼斯绘画方面的成就,跟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1976年在圣鲁夫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并曾就读于布鲁塞尔坎波视学艺术高等学院,随后在布鲁塞尔大学读艺术史。他曾说:“只顾自己昼夜不停地创作,不太理会教学上的‘胡说八道’,每年我能创作3000张福左右的素描,我不停的鼓励自己向前走。当时只有一位老师对我说非常重要····他告诉我不必费心思量怎样画好一幅画,你只是多看。”

  之后的1980年转行拍电影,对摄影,电视等多种媒介进行尝试,在拍摄的5年间,对他的架上绘画有很大的改观,他电影电视的技术效果引进了绘画作品,是绘画变得更加的独特。单色彩语言的应用方面在画家的大量作品当中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的地方。

  一

  自印象派以来,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尤为重要,它作为画面图式空间的塑造,服务于客观物象的再现,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既有现实的同时也伴随着作者内心的流露,于主客体间交融而呈现。吕克·图伊曼斯其色彩感觉有前辈画家的影子,如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爱德华·霍伯(Edward Hopper), 詹姆斯。恩索尔(James Ensor),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启示,还有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图像拦截重组,图示与文本对应,主体中心不在场,主题多样性,画面简洁单纯的手法加以概括,影像手法的介入,抽离与破败。这是时代的产物。他揭示战争,大屠杀,殖民主义,时政等方面的暴力,残酷与毁灭性的结果,同时,作为人,自然,在面对中的苍白无力,一种无能为力无法弥合的裂缝,留下的是伤痛与恐惧。那些灰暗的。暗淡的。模糊的色彩语言单纯。冷静.深沉是作者的内心写照,以一种超然的心境,“形而上”精神般记录那些逝去的点滴。正如吕克·图伊曼斯所说:“不断的恐惧,永远的不安”。

  二

  西方绘画发展到现代派色彩可调度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吕克·图伊曼斯大量的作品中很少使用诸如红,黄,蓝等原色为基点的色彩,画家非常痴迷于色彩的微妙变化,多数颜色都要经过调配,以中间色和复色为主,减弱色彩间的纯度,变化的明度和色相中同整体呈现的彩灰色相融合,使画面调性更加的和谐、空灵。它不像马蒂斯作品向外,张扬与欲望的蔓延,更没有取悦于人的愉悦感和美感,他是向内的,仿佛时间中沉淀的痕迹,漫不经心的姿态仿佛被抽离似的。从这点看,画家受到意大利现代艺术大师莫兰迪的影响,例如图(1),(2)吕克·图伊曼斯的这张静物作品于2012年应邀参加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为9.11事件而创作的巨幅油画,画面中心位置聚集着水果盘子和水壶,这是我们熟悉的日常的物象,它简单,它单纯,它一尘不染,巨大的尺寸与中心图式的反差超出了我们常规的视觉经验,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势,变化而通透的色彩蔓延于物象和背景之间,深沉,空灵而神秘,久久凝视间,似乎暗示出在这安定和有序时代背后,极大的,暴力的,恐惧的灾难面前,人们内心的悲催,带给我们的创伤是无法愈合的;图(2)是莫兰迪的静物作品,在莫兰迪的一生中这是他钟爱的题材,两幅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相似之处,吕克·图伊曼斯的绘画色彩语言确实受到莫兰迪的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平凡事物平等的态度体味,以此寄托“平凡事物的形而上精神”追求,发掘物象背后永恒的生命状态,给予我们展示出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形式。吕克·图伊曼斯这样说到:“我的作品就是要干预现实,干预历史,干预政治”,在他最近这几年的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我们看不到气势辉煌的面貌,都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起眼的东西,然而吕克·图伊曼斯赋予它们活泼的生机的力量,寄托其精神的独特魅力,这种视看当下的态度,解读生命的意义。这样的视角是不多见的。

Tags:揭秘   色彩   吕克   曼斯   作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