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艺评:美术馆不妨娱乐大众

兰亭书童 2014-05-20 书坛快报 评论

  在公共领域里,哈贝马斯认为,任何人都有权对展览的艺术进行评判,因为文化是让公众接近的,而审美价值则通过自由的讨论来确定。博物馆与美术馆功能的变革体现了其公共性的强化。当今的博物馆已经尝试改变沉静、无瑕、中规中矩的名声,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增加观众的方法与主题,从而使自己更具平民化和吸引力,在日益数字化互动的时代更有所作为。新一代的博物馆专家已经试图重建博物馆,使之在21世纪能够成为可以与其他休闲娱乐场所抗衡的地方,成为一个更可能提供狂欢的机会,而不是沉思的地方。

  当今博物馆的重点在于如何具有吸引力,成为吸引大众的一个目的地。为达到这一目标,展览和教育项目的方向不可避免地偏离普世理想而向公众熟悉或者通俗的内容倾斜。在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战争中,通俗文化似乎更占优势。美国古根汉姆博物馆馆长罗德尼·威尔逊声称:“博物馆有义务反映社会各个层面,而人体艺术是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屈从于大众的行径,博物馆被批评家讥讽为“游乐园”因素和“主题公园”的野心。克利夫兰《老实人报》质问道:“不可否认,博物馆正在弱智化。但是,这是艺术的失败还是营销的成功呢?”哲学家阿瑟·丹图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街头文化和博物馆文化融会的时期:“流行文化传达的理念是普通生活中平凡的,随处可见的,大批量生产的东西不应被看轻……不难理解近年来会出现一种新的博物馆……不可避免的,新型博物馆会将艺术消费和食物消费、礼品店购物等同起来。”与其说是博物馆机构本身发生了变化,不如说是为了适应观点已经发生变化的观众,对观众来说,“高雅”和“通俗”已经不再重要。

  拉斯维加斯历史学家亨利·罗斯曼评价说:“在新世界中,体验成为了财富,而娱乐变成了文化。体验是美国人交易的内容,也是他们定义自身的方式。娱乐是国家价值的储藏室。”再也没有博物馆仅仅因为是高雅文化堡垒而被视为有社会责任感。在泛媒体文化中,观看发现频道也不过是观众在遥控器上转换而已。泛媒体文化的作用无处不在,“文化营销”的大旗下众生平等。博物馆不得不有所改变,也投身到“体验”商业中来。例如,《假日旅游》杂志最新的一次民意调查列出前25家最佳美国博物馆,馆藏内容只是其中一项衡量标准,其他还包括建筑、演出、餐饮、购物以及娱乐。《假日旅游》注重“趣味因素”,其结果就产生了将参观人数列为博物馆中心任务的服务经济理念,建筑环境、展出内容和展品介绍都服务于参观者的愉悦,其重点在于吸引参观者参与。

Tags:大众   美术馆   娱乐   艺评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