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周伯衍《重返敦煌》首发暨书学研讨会召开

兰亭书童 2014-06-06 书坛快报 评论

    5月27日,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西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西安市文联和西安市社科院等联合主办的“周伯衍《重返敦煌》首发式暨书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为“新丝绸之路”唱响书学研究风
 

    周伯衍现为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书协副主席,以敦煌写经体蜚声书坛。与会专家学者曾来德、王改民、路毓贤、薛养贤、吴克敬、李廷华、赵熊、李宗保、吴川淮、高继承、石瑞芳等围绕《重返敦煌》以及作者周伯衍的书学艺术实践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重返敦煌》的学术特色是图文并茂,聚研究与普及,释奥秘为通俗,诠释出中国书法经生体的历史人文价值。


    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泽民在致辞中指出,周伯衍的艺术实践是西安市文化艺术界率先践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先声。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丝绸之路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负有独特的责任和作用,而《重返敦煌》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力作。会上,周伯衍还分别向西安交大、陕师大、西北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的图书馆赠送50本《重返敦煌》留作馆藏,并就《重返敦煌》写作以及自己的书法实践进行了交流分享。


两次入敦煌,耗资十万购文献


    为写作《重返敦煌》,周伯衍历时几年,倾心耗资10多万购买国内所能搜购的英藏、法藏、俄藏、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等文献合计80多本,2次深入敦煌进行实地考察。周伯衍本人表示,写作《重返敦煌》对他个人而言是希望以学术支撑创新,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他不揣简陋,亮出自己许多学术观点,抛砖引玉,以期吸引更多的书法同仁关注敦煌书法艺术且参与其中,将“敦煌书法学”的研究提高到新的高度。他希望敦煌书法的丰富元素,能成为一股不断吹进当代书坛的徐徐清风,丰富当代书坛的艺术模样。

敦煌书法学为西北书法家填补空白

    与会专家学者路毓贤、曾来德、王改民、薛养贤等人围绕新书《重返敦煌》以及作者周伯衍的书学艺术实践展开热烈讨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路毓贤认为《重返敦煌》的学术特色是图文并茂,聚研究与普及,释奥秘为通俗,诠释出中国书法经生体的历史人文价值。路毓贤强调《重返敦煌》有可能开创和弥补了西北书法家在敦煌书法学上同步并进的空白,同时也奠定了作者以鲜明地域艺术个性为一统的传统学者型书家的地位。周柏衍在陕西也自然地成为目前于敦煌书法学研究具有话语权的先行者。
西安出版社社科旅游分社社长李宗保认为,《重返敦煌》的价值在于切入点独辟蹊径,周先生以年代为经,以书法为纬,深入系统地对敦煌书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周先生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书体、每一个事件,甚至每一幅作品,都源于他对敦煌历史的亲自考察,对资料的细致探究,让人能够管中窥豹、以小见大地了解整个敦煌书法的源流、历史和影响。且以散文的笔法写历史,力避学术专著中的文字枯涩,以隽永的文字串连起敦煌七百年书法的悠悠历史。(赵刚)
 

Tags:敦煌   重返   研讨会   首发   书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