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连环画收藏重“十看” 10年价格翻了10倍

兰亭书童 2014-06-10 书坛快报 评论

  近年来,连环画收藏吸引了众多藏友,甚至被藏友们推选为继瓷器、玉器、字画、邮票之后的第五大藏品。多部连环画原稿在拍卖行售出天价,旧版连环画的价格更是在10年间疯涨10倍,可谓一书难求。

  由于收藏门槛低,连环画在成为大众收藏项目后价格一路飙升。一本好品相的第一版《鸡毛信》可以卖到5000元,1957年版的《瓦岗寨》价值直指2万元,一套10品的《三国演义》在拍卖会上更是拍出了20万元的高价。

  在巨大的连藏市场需求下,很多出版社将以前的旧版连环画再次重新出版,新版作品不仅受到了藏友们的广泛关注,还让很多小朋友开始喜爱连环画,连环画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目前的连藏规模有多大?什么时期的连环画市场价值更高?连环画何时开始走进藏友们的视野?如何选择藏品?连环画收藏将走向何处?请看本期新闻调查。

  聚焦

  伴随终生的童年印记

  《大刀记》、《海底两万里》、《斯巴达传奇》等经典连环画作近期齐聚沈阳,一场规模不大但关注度极高的“小人书淘宝大集”将在沈举行。有着40年连环画创作经验的版画大师纪清和激动地说:“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能将自己都已经丢失了的三十几年的画稿收集起来,我真的非常感动,连环画的魅力太大了。 ”

  连环画,通常又被称为“小人书”,是很多人童年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环画册中的故事情节也让人在多年后依然难忘。据了解,连环画创作最早始于我国汉代,当时就有刻在砖上的单幅人物故事画,唐代开始出现连环画的雏形,当时画的格式非常自由,有些已用连续性的绘画来表现。元明时代,小说、戏曲发达,因而有了连环画插图。建安虞氏所刻《全相平话三国志》是第一部以插图形式出现的连环画。清代又产生了单页的连环画故事画(即年画),一个故事印一张或印二三张。清末,随着石印技术的输入,出现了“回回书”(小说的每篇,每一回都插图)。光绪二十五年,上海文益书店首次出版朱芝轩绘制的石印《三国志连环图画》,使连环画得以迅速发展,“连环画”一词亦源于此。

  目前清朝以前的连环画十分罕见,连环画收藏市场中普遍交易的连环画多为现代创作的作品。这些连环画作不仅仅是人们小时候爱不释手的书籍,同时也是可以影响收藏者一生的作品。沈阳职工收藏协会连环画分会会长魏朝东说:“连环画是伴随我一生的童年印记,我对它的喜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回忆童年,而是把它看做是名家们的艺术作品,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录。 ”

  “文革”时期,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纪清和说:“我1970年开始进行连环画创作,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连环画创作多以革命题材为主,印数最低是20万,一般印刷数量都在50万至70万。那时候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追看连环画,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看电视剧一样。这个时期的连环画也是目前存世量较多的,而且市场也很不错。一般人看完书后,多半会弃置一旁,很少有人能将它们积攒到今天,否则留到现在应该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

  连环画的收藏者被称为 “连民”、“连友” ,连藏者多是由无意识收集到有意识收藏,藏书多或经验丰富者还能以藏养藏,形成良性循环。

Tags:连环画   翻了   收藏   价格   十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