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谁在助推宫廷艺术品

兰亭书童 2014-06-16 书坛快报 评论

清雍正 御制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盘一对

  清雍正 御制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盘一对

清乾隆 蓝缎绣彩云金龙纹朝袍

  清乾隆 蓝缎绣彩云金龙纹朝袍

清乾隆 石青绸绣八团彩云金龙纹龙褂

  清乾隆 石青绸绣八团彩云金龙纹龙褂

  宫廷艺术品,从1997年香港佳士得推出“Imperial Sale-皇家艺术珍品”专场就一直是拍场的热点和藏家喜爱的对象。瓷器、书画、佛像、玉器、家具等都因此创出了千万元、亿元的价格。今年5月28日,香港佳士得依旧推出了有关宫廷艺术品的专场“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6月4日,北京保利也推出了此类专场。很多人怀疑,宫廷艺术品火爆背后的“推手”就是“宫廷御用”这个高大上标签作为强有力后盾,但,事实真的仅仅这样吗?

  “皇家血统”艺术品的生存法则

  宫廷艺术品从出现便是以最高统治阶级为对象,它们汇集了全国最好的艺术设计、最优秀的工匠、最珍贵稀有的材质精心制作而成,象征着皇权,代表了皇家的奢侈品位和最高工艺水平。这是民间艺术品所无法企及、无法比拟的。而这些以国家王朝的力量打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当然也是耗费“巨资”而成。

  “能流传下来的作品80%都保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其他又分存在海内外重要的博物馆中,仅有极少部分的宫廷艺术品是在私人及拍卖市场上流通的,珍稀之至,所以备受海内外藏家追捧。”北京正观堂主人、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专家梁晓新谈道。

  当时,这些艺术品在设计和制作乃至分配使用,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控制和记录。所以一件真正的宫廷艺术品,理论上应该能在两个故宫珍品或者档案里找到相同或类似关联的作品,以追溯和验证它的“皇家血统”。梁晓新告诉新金融记者,皇家的艺术品珍藏档案,诸如《石渠宝笈》、《造办处活计档》等,都成为收藏家和学者极其重视的考证、研究、鉴赏的依据,一旦某件艺术品在这些皇家档案的记载中被找到,立即身价倍增。然而,除了故宫藏品的比较、皇家档案的记载以外,梁晓新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全面了解作品本身的艺术、工艺价值是否能达到了宫廷艺术的水平。

  因为抛开“皇家血统”的高贵标签,艺术品的综合价值才是其在市场的生存之道。而这,也正是收藏家或投资者在拍场互相争抢、不惜血本的缘由。从这点来看,宫廷艺术品的估价似乎就将刚入门的藏家推至门槛阶梯之外,“单件宫廷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和市场价,最低在数十万元的门槛上,所以这个板块并不适合刚入门的藏家。”梁晓新提醒道,除非财力雄厚,并具有非常专业、经验丰富的顾问专家掌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Tags:助推   谁在   宫廷   艺术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