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看图说话:国宝夜宴图中的潜伏

兰亭书童 2014-06-30 书坛快报 评论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收藏配图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收藏配图

  这是一幅由南唐后主李煜亲手促成的画作,有着非同凡响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艺术水准,成为世人公认的国宝——《韩熙载夜宴图》。那么,这幅画作背后到底“潜伏”着怎样的传奇旧事呢?

  夜宴中的主角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作的作者顾闳中,诸多史料中除了“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画院待诏”这一简略介绍外,远没有这幅画作所表现的主人公韩熙载被人们所热议。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唐朝末年,出身名门望族的韩熙载荣登进士第,以擅长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后来由于父亲光嗣因事坐诛不得不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后,韩熙载历事李昇、李璟、李煜三世,并以其杰出的政治才干而历任秘书郎辅东宫太子、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光政殿学士承旨等显职。

  按说,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韩熙载,原本应该在政治上大显身手,却不料因为《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作的传世,给世人留下了生性放浪、沉湎声色的颓靡形象。也正因如此,导致人们对这幅画作的诞生根源给予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后主李煜继位时,南唐国势不振,而北方的后周则迅速崛起,并有挥师南下一统天下之势。面对北方强敌,李煜本想任用韩熙载为宰相辅佐自己,可又因为韩熙载是北方人而心怀猜疑。而韩熙载呢,也深深明白自己表面上颇得南唐王朝厚恩,事实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信任。因此,韩熙载为了避免遭受无端构陷,开始在生活上疏狂自放、纵情声色,希望以此来蒙蔽朝廷耳目,使自己能够安享晚年获得善终。即便如此,后主李煜对韩熙载仍不放心,于是派遣翰林画院待诏周文矩与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窥测其纵情声色、放歌狂饮之场面,然后通过目识心记绘制出了惊世奇画——《韩熙载夜宴图》。

  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宣和画谱》记载,具有卓越政治才干的韩熙载,在艺术上也颇有造诣,不仅擅长诗文书画,而且精通音律歌舞,并在家中蓄养了40 多名歌伎,专门为夜宴时欢歌劲舞。韩熙载奢侈糜烂、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让后主李煜颇感惋惜,于是派遣周文矩与顾闳中潜入其宅第,用绘画形式记录下韩熙载彻夜狂欢的生活场景,希望以此规劝韩熙载振作起来为国分忧解难。

  还有一种说法是:原本具有非凡政治才干和抱负的韩熙载,见后主李煜整日沉湎酒色、不思进取,导致朝廷内部腐败丛生、宦官当道,遂深知南唐气数已尽,即便朝廷重用自己也难以扭转乾坤。于是,韩熙载也开始纵情声色。由于他精通音律歌舞,能够将夜宴举办得有声有色,这使同样喜好声色犬马糜烂生活的后主李煜产生了一种窥瘾感,遂派遣周文矩与顾闳中两人潜伏到韩熙载府第中,通过目识心记绘制出了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Tags:国宝   潜伏   图中   夜宴   看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