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功甫帖》的翁方纲题跋是伪作吗

兰亭书童 2014-07-02 书坛快报 评论

  本人参与《功甫帖》争议以来,已经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过四篇《功甫帖》研究的文章,有人认为非博物馆专业学者没有资格参与《功甫帖》的鉴定,所以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文章交给《新民晚报》、《东方早报》一概不予刊登的原因。本人确实是非专业的业余书画爱好者及收藏者,所写文章也并没有用到高深的知识,只是用到了一些基本逻辑和图像比对。好在所有文章是可以交给人们去检验的,不管正方还是反方。

  从《功甫帖》争议开始,单国霖先生的文章就怀疑翁方纲的题跋,质疑的是翁氏书风,但是单先生所举翁方纲标准的书法,往往是是翁氏某一种面目的书体,不能全面(单国霖《形体极相似,气韵却不畅》,2014年1月1日《中国文物报》)。直到后来《东方早报》上发表了曹大民先生的文章,指出了更明确具体的疑点(曹大民《质疑苏富比关于《功甫帖》的回应》,《东方早报》2014年1月27日)。

  对于翁方纲书法,本人之前没有专门研究,也不够熟悉,所以一直没有发表观点,只是在我的第一篇反驳文章中指出,“首先《功甫帖》墨迹本与《翁方纲跋文以及摹本》不在一张纸上,无论翁跋纸上的项元汴印章真伪与否,都与《功甫帖》墨迹本到安岐为止的递藏史没有关联”(见陈萧羽《论‘功甫帖’墨迹本正是安岐著录本》,2014年1月8日《人民政协报》)。另纸题跋,对于本体的鉴定意义属于次要地位。同理,翁方纲的题跋真伪与否,也排除在了《功甫帖》的真伪有效证据之外。理由是,因为安岐的《墨缘汇观》没有著录项元汴旧藏,这是有悖《墨缘汇观》著录体例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安岐之后的人从别处裁下一张钤有项元汴藏章的古纸,加进了册页。《功甫帖》是否被项元汴收藏过,并不是判定《功甫帖》真伪的必要条件。《功甫帖》递藏史上是否有项元汴,并不构成充分且必要的一环。何况其上的翁方纲题跋?所以一直以来,本人并不去探究翁方纲题跋的真伪与否。

  最近自己意识到,既然已经将《功甫帖》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怎能不将翁方纲题跋的疑问一并解决?于是开始研究有大量翁方纲题跋的作品。终于觉得可以谈谈个人对《功甫帖》翁方纲题跋的一些浅见。

  曹大民先生的第一篇文章有关《功甫帖》的文章发表在《东方早报》:《‘功甫帖’考辩献疑》,2014年1月6日。这篇文章其实可以当做反驳上博研究员论文来看,曹先生指出:“上博研究员称拓本水平高于墨迹本,这个观点恐亦值得商榷”。于是曹先生举出最有说服力的“甫”字的左竖搭角、“议”字一撇的直势。指出“墨迹本呈现出的书写形态是苏轼的习惯写法”。“而拓本则与苏轼习惯写法大相径庭”。“总之,《功甫帖》墨迹本以《安素轩石刻》拓本为母本勾摹作伪的观点是不符实事不合逻辑的。但若从《功甫帖》的流传、著录、题跋、伪印以及印章色泽等方面去认真详实地考辩反倒是更有力的”。除了曹先生最后一句或有先认定伪迹再找证据之嫌,其举证与观点与本人在2014年1月8日发表的前文证例正好不谋而合。本人与曹大民先生在这一点上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功甫帖》书法的水平与苏轼笔法风格的接近程度,是《安素轩石刻》无法企及的。曹大民先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当然是远高于上博研究员的。

  然后,曹大民先生于2014年1月27日,在《东方早报》上发表了《质疑苏富比关于‘功甫帖’的回应》一文。从书法上指出了翁方纲题跋的许多乖逆之处,而且得出了《功甫帖》上以及翁方纲题跋上的所有印章为伪印的结论。

  单国霖、曹大民先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因为这牵涉到鉴定方法论的问题。

  1, 鉴定作品,是否需要全面了解作品的全部物理状况,修补状况,纸张状况?仅凭照片目鉴下结论,存在怎样的风险?

  2, 鉴定书法的真伪,是否以书写者的主观经验,寻找败笔然后就否定全部?

  3,书法鉴定是否可以仅选取作者某一两个作品作为标准比对?或是应该以全面了解作者的面貌为基础,再做出客观评判?特别是对于面目较多的全能型书家。

  4, 比对印章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如何取样?怎样才能避免对印章的误判?

  在这四方面,二位先生的在方法论上,本人以为都值得商榷,并提出一己之见,还望批评指正。

  一,曹先生指翁方纲题跋:“字距间有无端的空隙出现。如第一行‘岁月’,第四行‘郎正’,第五行‘访使’、‘宁四’,第六行‘正是’、‘今信’,第七行‘二日’,这些空隙大都与文意之停顿无涉。阅读时产生阻隔不畅之感,造成章法松垮,与翁书之紧凑浑成异趣。翁书字形偏长,悬针竖喜拉长,有时微微偏左下,此跋在这些特征上表现过火,如‘郭’、‘郎’等字”(摘自曹大民《质疑苏富比关于‘功甫帖’的回应》,2014年1月27日,《东方早报》)。

  或许曹先生没有上手看过原作,更没有背对着光源看过。本人于2014年2月15日对《功甫帖》原件做过认真考察,根据本人指导拍摄的功甫帖背光照,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翁方纲题跋的纸上,布满虫眼。这是一张宋代藏经纸,这些虫眼大部分是在翁方纲题跋之前已经存在的,另有少部分是题跋之后再被虫咬的(图1,2)。

Tags:伪作   题跋   功甫帖   翁方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