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伏海翔篆刻解读丝路沿线文化

兰亭书童 2014-07-03 书坛快报 评论

 

伏海翔篆刻解读丝路沿线文化


 

伏海翔篆刻解读丝路沿线文化
印证丝路—丝绸之路沿线地名篆刻展在西安钟楼开幕

 

      7月2日上午,由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主办,陕西省书协篆刻委员、终南印社、石鼓印社协办的《印证丝路—丝绸之路沿线地名篆刻展》在西安钟楼二楼展厅隆重开幕。由篆刻家伏海翔执刀精心创作的百余枚秦汉风格的篆刻印章,为前来参观的市民别样的解读了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在回归历史、反映丝绸之路沿途历史风貌和传奇人物方面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再创作。篆书、简书、楷书、行书以及藏文和希腊古文在方寸之间的石头上构成了别样的历史风景和篆刻文化。
 

      一百多件篆刻作品,涉及东亚、南亚、西亚、北亚、欧洲三大洲19个国家、86个城市地名,以及对开拓古代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的张骞、班超、玄奘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姓名印。
 

      据作者付海翔介绍,这批印章的创作历时半年多时间,为了雕刻出好的作品,自己备了200多块雕刻印章的材料,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裕,“艺术来源于灵感,有了好的灵感,就需要好的材料创作,来来回回雕刻返工了无数次”;“这套丝绸之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篆刻,更主要是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表达对丝路精神的敬仰和传承,让艺术媒介积极地介入现实意义”。伏海翔,中国书协会员,终南印社副秘书长,西安市文物认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师从傅嘉仪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研究金石文字。作品多次获全国奖,有《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等多部著作面世。陕西交大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钟明善先生看了展览后说,这个展览很有意义,保护古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身边的历史遗迹使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傅嘉仪先生的得意门生伏海翔老弟,篆刻水平很高,这次展览不仅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承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极好的传承了傅先生艺术。
 

      据悉,本次展览从7月2日起在钟楼博物馆将展览一个月。到钟楼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古都西安四条大街俯视美图,而且还可以享受顶尖级的篆刻艺术。(摄影赵刚)

 

Tags:篆刻   丝路   沿线   解读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