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美术教育系统的江湖化现象

兰亭书童 2014-07-22 书坛快报 评论

  一直以为,名家办班以及象牙塔精神的沦丧只是北方那边的事情,广东这边的高校及艺术机构是一片净土。但现在发现,广东这边的美术教育也不再那么纯正了。一些院校开设的高研班,也已变味了。广东某高校某资深教授就曾直接对我说,现在学生报考高研班,有些是冲着名头去的,而真正来学知识的人并不太多。

  ■张弘

  最近新快报收藏周刊推出的《江湖画家揭秘》专题,我还没有拿到报纸细看里面的文章,就已经知道反响热烈了。微信群里将文章传来传去,大家议论纷纷。而我就收到欧洋老师转给我的记者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的报道,个中观点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说:“艺术界的江湖化不是局部的,而是普遍的;不只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而是整个系统的。”按他的说法,人人都是江湖中人。我身在美术教育系统,就说说这个系统“江湖化”的那些事吧。

  记得北京一位知名评论家对一想去北京进修的年轻人说过这样一席话:去之前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来学知识的还是来混关系的。如果是来学知识的,那就找那些踏实为学的先生,他可能为你提供不了四通八达的关系网,但会教给你受用一生的知识,让你感悟到艺术的尊严、学术的尊严。但如果是来混关系的,北京是天堂,你可能会混得如鱼得水,但也可能一辈子都触摸不到艺术的真性。我想,他的这几句“警告”,能从一个方面概括北京的艺术生态环境。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名家工作室的问题。现在,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很多大名家在那里举办“工作室”与“高研班”,遍布各大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也的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那里深造“镀金”。不可否认,一定有很多负责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肯定有不少真正有抱负有理想有毅力的学子,这种教育格局无疑是值得尊敬值得赞许的。但同时让我遗憾的是,逐渐听到一些关于“名家工作室”的议论。

Tags:教育系统   现象   美术   江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