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北京艺术区变迁调查报告之一:消失的艺术区

兰亭书童 2014-07-22 书坛快报 评论

改造中的工作室

  改造中的工作室

将府艺术区拆迁现场

  将府艺术区拆迁现场

拆迁中的艺术区

  拆迁中的艺术区

  在去往机场的辅路林荫道上的某个十字路口依然立着东营的蓝色路标,在路标往东的京旺小区已日渐成熟,小区设施齐全。一辆由孙河公交场站始发的854公交线路,横穿孙河康营小区,路经长店金盏嘉园、京旺家园,穿过草场地、大山子,通向城铁望京西。

  这一切都得益于京城东扩的“朝阳新城”规划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内,建设农民新村成为朝阳区各个城郊村的主要方向。数年前,朝阳区的34平方公里土地被纳入储备计划,囊括朝阳区东部所有乡,涉及人口10万人。据悉,在这片土地上,将会建设成第四使馆区、空港商务区、大型住宅区和金融后台基地。

  而在这一城乡一体化过程中,5年前的艺术区拆迁困境俨然成为此东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暖冬”(2009-2010的艺术区维权计划行动)过后,以798艺术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崔各庄乡的20余处艺术园区:索家村艺术区、孙河艺术区、奶子房艺术区、008国际艺术区、创意正阳艺术区、长店95号艺术区、蟹岛西艺术区、东营艺术区、北皋艺术区……多数早已不复存在。

  “我们是流浪汉。”

  2009年,艺术家漆驭天和宋昱霖将工作室从费家村搬到奶子房,夫妇两将第一桶金10几万全部投入工作室的装修,最终还修葺了一间颇为得意的一百多平的阳光房。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两人搬进去的两个月后,奶子房艺术区的工作室面临“强拆”。漆驭天、宋昱霖的“小屋”是首先被推倒围墙的工作室,并于2009年12月20日开始停电停水。

Tags:艺术   调查报告   北京   变迁   消失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