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2014年度浙江省书协“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在杭州举行

兰亭书童 2014-12-23 书坛快报 评论

2014年度浙江省书协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 “传承•超越——浙江省书协‘新峰计划’创作座谈会”
在杭州举行


      12月20日,2014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在杭州图书馆开幕。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克明,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主席团委员、创作委员会主任汪永江,主席团委员、教育委员会主任沈浩,主席团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戴家妙,副秘书长王义骅、何涤非、李军、黄建新等参加活动。开幕式有赵雁君主持,田宇原宣布开幕,鲍贤伦讲话 。


      “新峰计划”是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艺精品打造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的大背景下,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推出“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后,省书协承接和筹划的一项子计划,旨在激发书法后学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催生浙江书坛的后发潜力,每年遴选40周岁以下的青年书法艺术家20名。本次展览的20名新峰作者是第二批培育对象。一年来,通过学术研讨、作品加工、采风、举办展览、出版作品集等手段,力图在理念、实践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引领和更有利的成长环境与发展空间。本次展出20位作者的百件作品,是对2014年度“新峰计划”培育对象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鲍贤伦在讲话中说,作为“新峰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责任担当,要面向大众,服务社会,体现书法的社会价值;要有文化的自觉担当,为书法的当代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最后,他还提出两点希望,希望“新峰作者”要朝着“四重”(重品格、重学养、重基础、重个性)方向去追求,特别在学养、品格方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人格塑造的过程,同时希望他们建立自信,努力在若干年后,成为浙江乃至于全国书坛的中坚力量。


      开幕式后,赵雁君主持召开了“传承•超越——浙江省书协‘新峰计划’创作座谈会”。王永江、戴家妙、沈浩以及2013年度、2014年度浙江省书协的“新峰作者”40余人参加座谈。在会上,“新峰计划”作者先后发言,浙江书协三位专业委员会主任分别作学术点评。汪永江就本次展览的现状,提出了“文心不在,技法总是空洞”的说法,希望新峰作者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书法要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戴家妙强调书法是一门日常书写的艺术,希望他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古人,心存敬畏,减少想法,把书法做得更纯粹些。沈浩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书写要生活化,读书要系统化,研究要学科化,强调自省、自强、自立;赵雁君在总结时再次点题,对“传承、超越”的理解与把握作了解读,对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超越自我,超越群体等谈了体会,并就当下书法创作、书法展览等一些现象问题作了剖析与说明,颇具指导性。同时希望新峰作者要深刻理解书协提出的“四重”原则,特别是对“重品格、重学养”的高度认识,争取做一个德艺双馨的书法家。
(何涤非)

 

Tags:浙江省   作品展   年度   计划   在杭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