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1)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陈芳财(中)专程从福建晋江前来考察“南海一号”沉船(1月29日摄)。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这究竟是一艘怎样的沉船,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谁拥有这些珍宝,又打算运往何方,“南海一号”还有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新华网图片 刘大伟摄
(2)“南海一号”右侧中部船舱位置散落着一摞摞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窑绿釉器(1月28日摄)。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这究竟是一艘怎样的沉船,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谁拥有这些珍宝,又打算运往何方,“南海一号”还有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新华网图片 刘大伟 摄
(3)这是考古工作者对“南海一号”上清理出来的淤泥海沙等凝结物进行水洗时发现的三枚古钱(1月28日摄)。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这究竟是一艘怎样的沉船,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谁拥有这些珍宝,又打算运往何方,“南海一号”还有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新华网图片 刘大伟 摄
(4)在广东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考古工作者每天都要定时向沉船船体木质结构喷洒特制药水加以保护。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对沉船船体的研究意义甚至大于船上的这些南宋瓷器(1月28日摄)。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这究竟是一艘怎样的沉船,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谁拥有这些珍宝,又打算运往何方,“南海一号”还有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新华网图片 刘大伟 摄
(5)在广东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一位考古工作者向沉船船体木质结构部分覆盖浸泡过特制药水的白布加以保护。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对沉船船体的研究意义甚至大于船上的这些南宋瓷器(1月29日摄)。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考古工作者按照模拟埋藏环境保护法方案,以田野考古方式发掘水下沉船遗址。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这究竟是一艘怎样的沉船,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谁拥有这些珍宝,又打算运往何方,“南海一号”还有众多谜团等待揭示。 新华网图片 刘大伟 摄
猜你喜欢
- 2015-02-02 “南海一号”海量宋瓷重见天光 图
- 2014-12-27 长沙发现千余年前古城墙 近百枚西汉简牍重见天日
- 2014-12-04 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进入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
- 2014-05-16 胡立民师生书法作品展在广东南海举行
- 2014-05-12 安徽繁昌窑考古12年后再现龙窑 精美青白瓷重见天日
- 2014-05-12 安徽繁昌窑考古12年后再现龙窑 精美青白瓷重见天日
- 2014-05-03 百余座沙雕五一亮相威海南海新区
- 2014-05-03 百余座沙雕五一亮相威海南海新区
- 2014-02-09 中南海胜迹诗联书法评审会在京召开
- 2014-02-08 河南南阳惊现海量古代岩画
- 搜索
-
- 10-21福建农林大学80周年校庆书画摄影展现场(多图)
- 01-05百幅湖湘名人书法跨越三百年真迹长沙展出
- 11-10“翰墨铭史 海丝追梦”榕城高校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纪事
- 10-28罗正坤举办庆国庆书法展
- 06-24福州“欢喜自在”端午书画印雅集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展在福清政协大楼举行
- 03-21王渊菊书法展在福州市举行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艺术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
- 03-17“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03-17书画家启功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开幕
- 10557℃“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上海隆重揭幕
- 6622℃2011年榜书精品国际巡回展入展作品揭晓
- 5836℃首届中西杯全国美术书法大奖赛获奖作品选登
- 5448℃人体艺术书法展 裸女大尺度“混搭”引争议(图)
- 5367℃第二届中日韩(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部份优秀作品选登
- 4759℃第七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
- 4591℃国展会场上特邀作品(六)
- 3715℃央视2003书画展书法作品一
- 3621℃国展会场上特邀作品(五)
- 3550℃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展 策劃實施方案
- 11-10“翰墨铭史 海丝追梦”榕城高校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纪事
- 10-28罗正坤举办庆国庆书法展
- 06-24福州“欢喜自在”端午书画印雅集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展在福清政协大楼举行
- 03-21王渊菊书法展在福州市举行
- 03-21著名书法家王渊菊书法艺术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
- 10-14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暨颁证仪式在兰州甘肃省美术馆举行
- 07-31中国书法进万家将于8月2日走进山西芮城
- 05-10第二届中日韩(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部份优秀作品选登
- 09-10第七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书法竞赛获奖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