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畅怀文人情思下的艺术雅趣——“老舍、胡絜青藏画展”速写

兰亭书童 2015-02-03 各地展讯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2日专电题:畅怀文人情思下的艺术雅趣——“老舍、胡絜青藏画展”速写

      新华社记者周玮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也被誉为当代文坛最懂画的文人;老舍夫人胡絜青曾先后师从齐白石、于非闇,是我国20世纪女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两位先生雅好收藏,所藏作品纵跨古今,蔚为大观。他们常把这些藏品张挂于家中,定期更换,更邀请好友共同赏玩,于是其客厅西墙有了“老舍画廊”之称。

      2月2日,“老舍画廊”搬到了中国美术馆,当日开幕的“老舍、胡絜青藏画展”,让观者得以与古今名家谈艺论道,重温文人相惜相交的艺坛佳话。

      展览呈现作品200余件,首次完整呈现老舍、胡絜青所作所藏的书、画、印、砚,展品几乎把近当代大画家“一网打尽”,光是齐白石作品就有70余幅,涵盖的时间上至明清两代、下至现当代,宛如一段美术史缩影。

      步入展厅,首先看到展览第一部分“文心雅兴:老舍、胡絜青自作书画作品”,呈现二人以诗书画相结合创作的34件艺术作品,参以历史文献图片,共同展示这对艺坛伉俪的文心雅兴。第二部分“夫子千秋:老舍、胡絜青藏齐白石书、画、印作品”,集中展示了二人在与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交往中所收获的珍贵友谊以及一大批优秀的白石老人作品。“积萃藏珍:老舍、胡絜青藏历代书、画、印、砚作品”作为展览的第三部分,一批明清时期和近现代艺术作品蕴含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二位文化品味的又一佐证。所涉及的画家,以吴昌硕、黄宾虹、陈师曾、于非闇、林风眠、傅抱石等绘画名家为代表。

      此次展览于书画作品之外,同样配合展示了老舍、胡絜青所藏明清以来,包括赵之谦、齐白石、吴昌硕、陈师曾、于非闇等名家所刻的书画印55方以及老舍藏笠翁李渔书画砚、黄易三十四岁小像砚。

      “这些美术史上闪亮的坐标,连同他们的作品和风格,在一代文豪的收藏世界里,形成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文化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感慨,文人与艺术家,当彼此成为知音,仿佛流水与琴音,互为回萦。

      老舍先生评价齐白石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美术大师,认为他的创新和突破有着世界影响。而白石老人则在画上题词“老舍命予依句作画”“应友人老舍命”——足见彼此之欣赏。在一封2012年于北京画院档案中发现的老舍信件披露,老舍曾为所求《蛙声十里出山泉》注明构图:蝌蚪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白石老人深悟此中真意,以功深百炼的笔墨而神逮跃动着生命律动的蝌蚪和潺潺出谷之山泉。这件作品成为白石老人晚年的代表作。两位大师的唱和竟无意中拓展了中国绘画表现的领域——创造了以形表声会意的可能。

      此次展览中不乏诸如此类珠联璧合的诗画之作,更有大量的作品记录了老舍、胡絜青以及他们的子女与艺术大师之间的交往。如白石老人的《雏鸡出笼图》与长女舒济同庚,正如老舍夫妇所说:“这是生小济那年求来的。”《蟹虾图》是白石老人为答谢胡絜青辅导齐老的大儿子语文课而作的酬礼。

      “这个展览不但是一座丰美的视觉精神大餐,也具有精神食疗的作用。”美术理论家薛永年说,“在当前很多收藏家错把审美书画的对象当成股票一样投资的背景下,老舍先生的收藏具有针砭时弊的引领作用。每件藏品后面都有故事,都有幕后的人,都联系着跳动的脉搏和鲜活的生命,是艺术生命的光辉,是友谊,是文化,是画史,这个展览体现了生命的光辉、文化的积淀、友情的见证。”

      展览举办之际,老舍、胡絜青的四位子女舒济、舒乙、舒雨、舒立将家中所存父母旧藏的数十幅书画作品无偿捐赠中国美术馆,其中既包括如赵之谦的《手札》、翁方纲的《行书〈吴静岩传〉》、何绍基《小楷书》等明清时期书画作品,还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傅抱石、林风眠、陈半丁、王云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书画佳作,几可代表中国近现代书画界最高水平。

      对此,舒乙表示,老舍以“舍予”为名,意将他的艺术归属于人民,他的藏画更应属于人民,让这些作品回归社会,让更多人欣赏,这种无私的信念,不仅是老舍先生所具有的,更为其后人所继承。

Tags:老舍   畅怀   雅趣   速写   情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