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陈履生:办画展的国博领导

兰亭书童 2015-03-16 书坛快报 评论

 

新作《迎春十八株》(丈二)31日开画。

刘桐摄影

陈履生作品《处平守静》

  画家黄永玉曾纳闷:履生有那么精致的画作是我想不到的。

  在文章里感叹: 他那么忙,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满世界跑,几几乎的脚不点地为公家的美术事业奔忙,真是有些人所谓的不辞辛劳,也不发怨言,一天一月一年地这么干,有条理,存耐心,真正是一个办事的公家人样子……然后是编刊物杂志,写文章,关心朋友杂里古董的琐事……一个人变成几十个人的能量

  今年春节期间,陈履生又首次亮相自己学书五十年的作品,在侨福芳草地聚艺堂办了个思无穷:陈履生书法展。开幕式上高朋满座、粉丝如云。50余幅作品皆为近年新作。这回黄老先生又该纳闷了,不仅办书法展,一年前陈履生还在芳草地办了个摄影展。宾朋们啧啧称道他的多才多艺,连陈履生的同事、领导、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开幕式上也说:来的人是喜欢他的人还是喜欢他的字?人们爆笑之余窃窃表示:喜欢他的人更多些。

  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履生,早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他涉猎广泛,不仅是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在摄影、文学以及策展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成就,此次在侨福芳草地的展览,又变戏法似的亮出他的书法才情和造诣。

  陈履生:

  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擅长中国画、美术史论。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作品曾入选当代水墨新人奖,并获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优秀作品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或参加国内外的综合性大展。获文化部2006年优秀专家称号,获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出版论著50余种,主要有《神画主神研究》、《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以艺术的名义》等。

  (本版作品除署名外均为陈履生博物馆提供)

  英气 方正 清雅 干练 让人一见不忘

  陈履生太能干了,几乎无所不能,能力、精力超乎常人。

  曾看到黄永玉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很少看到老人家这样夸赞人,便有兴趣注意此人为何方神圣。也记住了陈履生这个名字。

  《美术报》的专栏陈履生观点。于美术评论,通直犀利,观点鲜明,文字很干净,又很老到,看不出年龄,是行家之作。不仅态度和立场很鲜明,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很多批评文章直指当代,不但对当前美术界出现的热点问题、新的思潮等种种现象进行批评,还涉及书法、收藏、文物,更有对现实文化艺术界重大事件的针砭,直抒己见,言人所不敢言。有人虽也很直率,但激烈处便沉不住气,过于咄咄逼人。陈履生的表达直接,但也文雅干净;不留情面,但分明蕴含善意;清高自信也敬师尊老。也因此,在专业和非专业领域,他的一些文章、言论虽引起讨论,个人却很少树敌。

  有机会认识了他,觉出他文字中所表现出的气韵很符合他本人的气质:英气、方正、清雅、干练,掩不住的书卷气。接触并不多,但他是那种让人一见不忘的人。除去他外在的文人特质,主要是你会忽然发现你认识的这个人怎么会无所不能,像永动机一样活跃——

  于摄影,有建筑专题的,有风景人文的。有个摄影家说:不要在一个地方拍一百幅图片,要在一百个地方各拍一幅图片。谁会有这样的机会和运气,走一百个地方?陈履生走了,他是在一百个地方各拍了一百幅图片。他不是很矫情地千万里行程专寻美景,而是用他发现美的眼光,用相机在做他的学术、学问、画作的延伸;他在用光影的构图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20137月,他的从亚马逊到伊瓜苏——陈履生巴西摄影展在京举办,80余幅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他不是专业摄影师,但他对摄影的兴趣与生俱来。他的父亲是江南扬中在照相馆工作维持一家生计的手艺人。照相,来自他的父系基因,而摄影,是在他离开家乡,来到南京上大学学习美术专业以后。他对摄影过程的热衷和作品后期整理制作的严谨态度,真正表现了他对摄影的尊重,甚至能看出他对父亲的怀念和敬重。

  于绘画,从竹影梅香的郊寒岛瘦,到水仙的暗香浮动,再到一树新芽满地金的迎春,一变而成山连青黛树深蓝曲曲溪流冻不声的山水。每幅画都有江洲履生的特质。梅,不是斜横的病梅,而是笔直向上圆润有生气的含苞之梅。竹,他说不喜欢随便撇两笔,坚持每幅都是写生,多半画的是家里种的竹。久居北京而能在家里种竹,真可谓梅妻鹤子般对的钟爱了。

  陈履生酷爱油灯收藏。1998518日国际博物馆日,名下四分之一的祖产陈列出他的独特收藏,取名油灯博物馆。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就在这里守护打理,享受着儿子的孝行和带给家族的光耀。

  扬中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归属于常州,履生也视常州为家乡。第八届花卉博览会要在常州举行,地方政府希望引进文化项目,为他在武进区建了油灯博物馆陈履生美术馆

  2013922日,陈履生美术馆开馆。美术馆主题建筑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内设两个展厅和创作工作室。开馆的前一天,他还在北京主持捐赠仪式,参加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几乎是当天他才飞过去,把接受的第一捧鲜花转送给当年的老师。

  于细琐繁杂公务中 寻画清人静气象

  陈履生是个气韵生动的人,不是常在朋友圈里见到的生龙活虎、嬉笑怒骂精于调侃的生动,也不是活跃在影视剧中风流倜傥、招摇浮华风流才子的生动,他生动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诗、书、文、画、摄、展,一应俱能;也生动地活跃在艺术世界中,述而作,起而行。

  作为行政领导,他要处理很多细琐繁杂的管理和事务性工作,不能有任何疏漏,又要上得厅堂主持、演讲,接受采访。作为专业人士,他要策展,个人的、团体的、跨国界的,挑选作品、谈判,亲力亲为。作为学者,他要有研究课题和专著,要参加学术交流,报刊的专栏文章又能倚马可待。广泛的情趣和审美品位,使他钟爱陶艺并达到相当的水准。不知道他是怎样抽出时间能使笔下的梅兰竹,一派画清人静的井然气象。日常见到他,总是雅洁周整,在不同的场合,领带颜色搭配得永远恰到好处。最是令人称道处,我们这些局外人,每每看到他的活动范围和频次,总会吓一跳,而他做这一切却都很从容,没有抱怨和焦头烂额状。有评论家称他为有艺术才情的自在通人,很恰当。但常被他吓一跳的人,能感觉到他是在超负荷地运作,透支自己的精神和体力。

  有这样的智力、能力、潜力、精力的人很少,具备了并能有机会展示的更是凤毛麟角,如果这些因素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其中就有一个人的名字叫陈履生。

  叶稚珊

  来源:北京晚报

 

Tags:画展   领导   陈履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