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立雪书院 真正的游学文化研讨会在永泰召开

admin 2017-11-06 书坛快报 评论

    作者:曾斌 | 文章来源:立雪书院 
    当今,随着国学文化的兴盛,茗茶文化、乌龙茶,茉莉花,茶道,太极、阴阳、三坊七巷闽台建筑文化……等等,琳琅满目的各种文化、国货土产,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
    游学,曾经是古人负笈远游,成就美好前程的一种方式。程门立雪的游酢、杨时,更是这方面的典型。
    游学,这种成才方式一旦与文化联姻,又会产生如何的宁馨儿与天之骄子呢?
    2015年11月的一天,我应邀来到永泰城关的立雪书院,有幸亲眼目睹,首次见证了游学文化的真正底蕴。
(毛)
开会的时候,有一位黃老太专门念了她对“游学文化”概念需要进一步加以厘定的稿件。她援引《辞海》书中对“游学”的几种解释,认为将游学文化限定在游酢与立雪传人游嘉瑞方面的不足。
我由此想到了史上各种定义狭义与广义的纠纷。何谓“元曲”?佳人才子书就是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历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争议,纷繁杂乱,不可能完全达成一致。姑且把发言人的那种质疑当作是又一种异见。我眼中所见的则是具体、活生生的八闽游氏游学文化。
他的构成主要包括本体,以程门立雪为发脉的游家老祖的文化构成;包括定夫公的后代,历朝历代的游氏事业创造精英,尤其是游嘉瑞先生的书法、统一战线工作业绩等,这是游学文化的延展部分。
(游老在发言)
我在会上介绍游酢与福建近代产生的中国文化名人林纾的关系。对闽县林纾与游学的研究,自然属于对本体的扩展,可以让游学文化的外延扩大到更广大的社会空间、人群中去。
(苏说)
来到游学文化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无数的国学宝藏。在大门口的会客厅,我们看见的是游学馆主人80年人生中的斑斑足迹:有照片,有文字。
“陆定一”?我一下看见了王兆国题字旁的陆定一牌匾。要说当今炙手可热的中国小说研究热,从三国到红学,简直是热火朝天,而其中唯一被陆定一批准的国家级(冠以“中国”二字)学会,只有我的硕、博两位导师参与领导的《三国演义》学会。其他学会即使再热闹,仔细看,他们的每一届国内或国际会议的名称后面,都有一个“筹备”的字眼!
这个正式学会的批准人居然也与游部长有缘?这由不得我刮目相看了。
楼上楼下,参观者看见(隔着玻璃),触摸的,是历史、是文物,是艺术,是文化的一样样的载体。
有一间房子,陈列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算盘,大概有好几百个吧?如果认真找一找,我相信六七十年代我母亲做会计每天使用过的那种算盘,相信在这里也能找到类似的物品。现在的大中小学生,或许已经习惯了电子计算器与电脑上的实用计算工具,但我母亲那一代人,在没有电的时候,她们用手拨、心算统计出来的,一定不会亚于电脑的结果!
会现代科技的今人,在进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传统的运算工具。
来到游学馆,你还能看见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章回小说《榴花梦》的最早刊本。中国的景德镇,康熙年间青花瓷等的各种陶瓷,你在这里也是可以一览无余(下到洗手间去的中间的房子)。还有楼上的毛主席像章,这样那样的编钟、瓷枕、……你在哪一座大博物馆看到的东西,这里会没有?或许那些专业博物馆没有的器物,在这里蓦然回首“却在”!
站在满屋子的各种文物之中,我凝神注视着游学馆主人的先祖游酢的神主,顿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国学震撼。
游学,这种古老的成才方式,在闽北出生的游酢那里成为了一种行动。“程门立雪”的典故则将之放大、定格。
立雪书院,这所游嘉瑞先生以个人力量创建的不招生的书院,又把游学文化变为了实物。内容丰富、立体多元的游学文化在这里已经可视可见,可触摸,可感受……
如果说,局限在二游身上的文化显得覆盖面还不够,那么具体而微的游学文化呢?我在立雪游学馆,已经看见了不能再好,不能再优美的集中体现了。
对了,本文前面略而未说的还有“永泰教育基地”等长方石块组成的碑林,还有那一间暂时空荡荡的木结构的雕花房间。
如果本地政府不为我们眼中独一无二的游学文化馆找个更好,或大致相当的地方安顿,相信这个八闽一方,人文风水宝地一经失去(据说要为马路拓宽而被迫迁徙),我们闽海福地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曾经的立雪书院!
同时被湮没的,永远消逝的还有一脉鲜活立体的游学文化,这道曾经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