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邓廷桢墓发现盗洞?

兰亭书童 2007-03-24 收藏资讯 评论
昨日,有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学生向本报反映,她们在春游时发现位于大学城南侧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廷桢墓室后方有盗洞,记者随后赶到现场发现,确有一高达20余厘米、宽逾30厘米的洞口,并有几块石头弃在洞旁,一根两米多长的竹竿放在一边,似有人用竹竿伸入洞中探测过。记者随即将此事通告了栖霞区文化局局长黄观林。该局文物科科长郭勇赴现场察看后告诉记者,这个洞不像是人为所掘,可能是墓墙水泥日久收缩裂开并被雨水冲涮所致。

  民族英雄邓廷桢为南京江宁人,出身宦绅之家,世居秦淮河畔万竹园。17岁中秀才,嘉庆六年27岁(1801)时中进士。鸦片战争中,邓廷桢升任两广总督,与钦差大臣林则徐通力协作,开展禁烟斗争。邓廷桢提出严禁鸦片并且在广东领导了颇有成效的禁烟活动,先后破获走私案14l起,收缴烟枪一万多杆,还将罪大恶极的烟贩押到外国商馆前处决。1839年6月, 邓廷桢协助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等国商人上缴的鸦片2万余箱,震动了全世界。但是,鸦片战争最终以清廷失利告终,邓廷桢、林则徐谪戍伊犁。1843年底,邓廷桢重新被清廷起用,先后任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陕甘总督等职。1846年4月6日,邓廷桢终因积劳成疾,卒于西安任上,享年71岁。家人将其遗体归葬在南京近郊邓家山。

  郭勇还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修建大普塘水库,文物部门将邓廷桢墓从原来所在的邓家山移至现在的灵山,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方便人们瞻仰。而且当地村民都知道,该墓中没有任何文物,因此不应该成为盗墓分子的目标。这个洞就是因年久失修造成的,栖霞区文化局正考虑申请对邓廷桢墓进行维修保护。

Tags:发现   邓廷桢墓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