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收藏书签乐趣多

兰亭书童 2007-04-05 收藏资讯 评论
        从小有收藏的爱好,书签是我迄今为止最成系统的一类。

    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黎,即象牙制成的书签。唐韩愈《送诸葛往随州读书》诗云:“邺候家书多,插架三万轴,一一是书签,新若手未融。”这诗里提到了书签。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书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片上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书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宋朝以后书签式样基本定型,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现代汉语词典》对书签的解释是:一、贴在线装书书皮上的写着或印着书名的纸或绢的条,有些新式装订的书也仿照它的形式直接印在书皮上;二、为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而夹在书里的小片,多由纸或赛璐珞等制成。我收藏的书签,正是上述第二种大众意义上的书签。

    这些风格雅致、时代特色凸显的书签,不仅有欣赏的价值,更具实用功能。当阅读一本书时,或有事要做,或因有友来访,不得不中止阅读,这就需要在已读过和未读过之间夹上一张书签作为提示,一翻即可重续前缘。

    我收藏的几千枚书签,按材质可分为:纸质、木质、布质、金属、景泰蓝和动植物标本;按形状来分就更丰富了:长方形、圆形、心形、菱形、扇形、瓶形、足形、乐器形。可以说,只要你想象得出的形状都有。按内容分类,可分为书画、文学、建筑、脸谱、语录、卡通、广告等十余个大项。细分开来,则详不胜详。书法方面是真、草、隶、篆无所不有,傅山的一套八枚的行楷作品,刘炳森、王朝瑞的隶书作品,田树苌的行草作品,均各有所长,绘画方面的工笔、写意、山水、花鸟、人物和工艺美术作品亦无所不包,一应俱全。内容为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格外引人注目。这24枚一套的名画书签左右拼上,竟然有1.2米长,就是一幅完整的、精美绝伦的绘画珍品《清明上河图》的缩影,再加上每枚书签下方的一首首古诗,更增添了这套书签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令人爱不释手,设计者真是匠心独具。至于齐白石、潘天寿、王雪涛、韩美林等名家的画作,均在书签中有所反映,尽管这些都是印刷品,但均印制精美,艺术性和观赏性丝毫未减,极具收藏价值。文学类有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有幽默、谜语、成语和歇后语,还有古代十二大文人和十大文学家肖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正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正在不断得到极大的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古玩、艺术品收藏这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积累了社会财富,并对保护社会流散文物起到了积极作用,参与收藏的爱好者几乎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形成了新一轮的收藏高潮。曾经为王公贵族、官商巨富、文人雅士等少数人享有的专利,如今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至于拿什么作为自己的收藏主题,这要看收藏者的个人偏好和具体情况。邮币票卡、瓷玉木器、奇石根雕、字画艺术品,均在收藏范围之列,现在甚至还有人专门收藏打火机、扑克、广告纸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的是收藏活动本身的这个过程、这份乐趣。

    方寸书签,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映百态人生。展卷读书的同时欣赏书签,不但平添了许多乐趣,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简言之,我收藏书签,既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知识,增进了和藏友及各界朋友的友谊,真是乐趣多多,善莫大焉。

Tags:书签   乐趣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