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秀韵天成说南田——恽寿平及其《仿古山水》册

兰亭书童 2007-05-17 艺术市场 评论
        清初六家,“四王”、吴历都以山水擅长,除王时敏晚年每逢端午画一幅简单的《午瑞图》之外,几乎都没有花卉作品传世。惟独恽寿平花卉、山水兼长,尤其以“没骨写生”成就最高,有清一代,无人可与比肩。

  恽寿平的青年时代,陈淳、徐渭开创的水墨大写意画派风行海内,盛极不衰;周之冕等的勾花点叶画风虽崛起稍晚,而方兴未艾。见于此,他决定力避时风,另辟新径,精研久已失传了的徐熙“没骨”画法,以他对自然物象慧眼独具的敏感,对中国画笔墨的精熟把握,更以他不随流俗的风骨与诗人气质,戛戛独造,“仰起先匠”,“斟酌古今”,“思抚造化”,“拟议神明”,终于将没骨写生以一种全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他的画工于形态而风神自足,妍于色相而气韵超逸;鲜活生动,灵气往来,一种自然的化机奕然纸上。当时就有人高度评价他的没骨写生“不用墨笔勾勒,而渲染生动,浓淡深浅间妙极自然,妄论道复,即石田未必过也。”(邵长衡)“真得造化之意,近世无与敌者。”(王骧)

  至恽南田晚年,他开创的这一画法,已越来越得到世人瞩目,学之者蔚然成风。他自己就说过:“自予创兴,覃思研索,欲为古人重开生面,遂有成规。好事家争相仿效,靡靡一风。”“近时写生家多宗余没骨图,一变浓丽习俗,以供时目,然传模既久,将为滥觞”,他去世之后,声誉更是日隆一日,有“国朝花卉,当以恽寿平为第一。”(胡敬)“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张庚)蒋廷锡、马元驭、邹一桂、华劐、恽冰等无不得其馀绪而卓然成家。其中尤以华劐成就最高,风神秀,雅俗共赏。“直可方驾南田”。但如果没有南田开风气之先,就很难有华劐成功于后。而南田的“淡冶秀逸,仙骨珊珊,如缕姑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卷气息以及在色、光、态、韵诸方面自然和谐的把握,华劐还总是稍逊一筹的。

  作为“清初六家”,恽南田自然也是山水画国手。史称他遇好友王骧之后,十分敬佩石谷在山水画上的造就,“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学花卉”。(张庚《国朝画徵录》卷中)其实,南田一生,从未间断过山水画创作,所谓让石谷一头,很可能是友朋间的戏言,不可尽信。

  南田画山水比花卉起步要早,他从青年时代起,即从伯父恽向学画。恽向是当时山水名家,早期圆厚苍润,晚年趋于平淡,画格极高,又长于画理,南田深受其影响。此后南田对画学独有深诣,一是受董其昌论画的薰沐,再就是伯父的启蒙了。

  作为“正统派”画家,恽南田与“四王”一样以承继传统,研精笔墨,启迪后学为己任。他学唐寅,弃其院体形貌而取其洒落的神韵。复探董、巨及“元四家”,对黄公望、倪云林致力尤深。他画中简约冷隽,幽淡旷远的意韵,是颇得倪、黄风神并自具别调的。

  恽南田认为“即以古人为师犹未能臻妙,必进而师抚造化”,“出入风雨,卷舒苍翠”,方“为大雅之宗”。他一生清贫,未尝远游,但对旖旎浩荡的太湖风光,万壑争流的浙东山水,却十分熟悉,每以之参证古人画图,淘洗自己的笔墨。连秋夜“暗睹梧影,辄大叫好墨叶,好墨叶,酒酣戏为点笔。如张颠濡发时也。”(《南田画跋》)人与自然与画已陶然融为一体。

  南田的山水画,四十前后已相当成熟,他与王骧相互钦佩,常在一起研求画理,联袂作画,画风互受影响。世所谓“及见虞山王石谷,自以材质不能出其右”的说法,实在未可确信。所以后人常常为南田鸣不平,近人名画家郑午昌便直言:“恽南田雅擅三绝,其画笔之妙,或比之天仙化人,不食人间烟火”,“间写山水,一丘一壑,超逸高妙,不染纤尘,其气味之隽雅,实胜石谷。”(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更说:“南田山水浸淫宋元诸家,得其精蕴,每于荒率中见秀润之致,逸韵天成,非石谷所能及。”清人方薰说得比较实在:“恽南田、吴渔山力量不如石谷大,逸笔高韵特过之。”确实从画里功夫来说,石谷见过和临摹过的古人名作比南田多得多,功力确胜一筹;但是画外功夫如诗文修养书法造诣,南田却远胜于石谷。加上石谷喜欢奔走于名流豪门之间,名心利欲很强,是个天下热客;而南田禀性孤傲,终身布衣葛巾不事权贵,淡泊寡欲。故石谷画笔虽熟而近于俗,南田虽生而入于雅,风格上的高低早就因人的气质而有了定局。

  因为中年后山水画的较少,故历来都为收藏家所珍爱。近获见其《仿古山水》一册,正是那种“气味隽雅”在“荒率中见秀润之致,非石谷所能及”的传世佳作。

  此册计十开,从款字看,应是他四十以后成熟期的作品,仿董源、曹云西、陆天游、张居贞等宋元各家。和四王相比,南田所谓仿古,更加脱略形迹,是真正的“以意为之”、“得鱼忘筌”。古人的形式自然的丘壑都被他简化了,个人情调和笔墨趣味却更加突出,几乎每幅画都洋溢着一种淡荡清空的江南气息。那幅《竹溪图》,平岗浅滩,石径通向绿竹深处。石下有露台,茅亭、水榭估计都在竹林之后临水之处,主人可以坐卧其中静观湖中青山后的日出日落,在潮声竹响中读书和闲步。左上一首诗也点出了恽南田出世的心态。这种旧时文人的理想之境,南田只能向画中寻索。他临死之前,曾想在西子湖边筑屋而居,结果终成泡影。然而他的向往,却永远留在画图间了。《临张贞居》一幅,画的是江南秋冬的暮色。木叶已脱,苍山如睡,渔舟罢唱。太湖之滨,入冬后每有这样荒寒之景。和《霜树柴门》一样,笔墨间一种惨淡之色,是南田一生贫寒,郁郁不得志的心境所致吧。《仿巨然烟浮远岫图》,用笔和峰峦的体势都温厚湿润,所谓“淡墨轻岚”,又是一片江南!不多的几点浓黑的苔点,使满幅生辉,清新中有沉雄之气跃出。和他的花鸟画一样,幅式和用笔都不大,气局却并不小。董其昌称,读倪云林画,如嚼橄榄,舌有回甘。欣赏南田这十幅尺页,同样有渐入佳景,回首忘言的感觉。

  此册在晚清时被王懿荣誉为“一时京师藏家所有恽迹第一”,看来并不是虚妄的溢美之词。

Tags:天成   仿古   山水   恽寿平   说南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