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永不分的向心力 汉画像“神龙·迎宾图”价值

兰亭书童 2007-05-22 收藏资讯 评论
       汉画像石以其独特的面目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体现了它的艺术魅力。著名学者、书画家冯其庸先生誉其为:“敦煌前的敦煌”,十分精辟地指出了它的价值。

    此石为东汉小祠堂西山墙构件,图为三格。上格为人物和装饰纹。中格为双龙咬尾。下格左方,一马拉辎车上,有头挽发髻的女子驾车。前有二导骑开道,一人持盾迎接。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尊龙、敬龙,视龙为祥瑞,对龙有很深的情结。战国时的楚人爱龙尤甚,汉高祖刘邦青年时期生长于楚,龙的神奇传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刘邦爱龙,也就影响了汉代的子民;所以汉画中多出现龙的形象。《说文》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晋崔豹《古今注》中说:“世称皇(黄)帝炼丹于凿砚山,乃得山,乘龙上天。”说明升入仙界可以乘坐龙。山东苍山东汉“元嘉元年题记”上有:“上有龙虎衔利来”,说明龙又可以招财进宝。总之,龙是无所不能的神物。此图大概是墓主人想乘龙升入无忧的仙境。

    汉代艺术家以无拘无束的刻绘,把下格车厢另一侧本来看不到的车轮,以透视的手法展现出来。二龙的双目也是如此表现,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冲击力,立体主义的雕刻技法使画像的艺术表现力得以升华。马的身上以粗犷无华的块面的雕凿,增加了马的肌肉感和力量感;马鬃毛则以细密的斜线,透出鬃毛的质感与柔软感,同时,也使得粗中有细,富于变化,使画面不流于呆板;马的腿有上有下,具有节奏感,也表现出了车骑行进中瞬间的动势。

    龙的造型尤显突出:二龙张牙舞爪,气势宏大,张弛有度,极具力量的爆发感;线条多变、流畅,而富有弹性;张扬、粗壮的腿部,显示出龙体的强健;扭动的身躯似不愿受边框的约束,飞腾而去;口与尾的相互交结,显露出其间的恩爱如胶的生命力,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由此也可感受到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这一思想内涵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民族间的团结与友爱和永不可分的向心力。

Tags:神龙   向心力   迎宾   永不   价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