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钻石是在大自然经过亿万年光阴的洗礼后,方才焕发出醉人的华彩,每一颗都是独一无二的,弥足珍贵。因此拥有钻石,尤其是世界名钻,就不仅是每个人爱美的天性,更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在本栏目中,我将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带着大家去领略和感受一下世界名钻的华丽与高贵。
非洲之星Ⅱ
大约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族,这就是英国王室。英国王室是现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权仗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为了使王冠和权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权力象征,历代王室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世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尊贵。1905年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由于南非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伦敦,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
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全部归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为“库里南1号”,而被镶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国王冠”上鸽子蛋大小的“非洲之星Ⅱ”就是“库里南2号”。
光明之山
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到现在的巨大钻石,要算是“何伊诺尔”(又名“光明之山”)了。传说它已有了3000年的历史,但这不可信;又说最早有关它的记载是1304年。现在一般认为,它于1655年发现于印度戈尔康达地区的科勒尔矿山,它的原石重达800克拉。最早,柯伊诺尔在莫卧儿的皇宫中保存了近百年。在1739年波斯的纳狄尔沙赫攻陷德里时,将这颗“柯伊诺尔”和沙赫一起带到波斯的伊斯法罕城。纳狄尔沙赫于1747年被暗杀,一位贵族阿夫汗•阿马锡阿贝德尔企图夺取王位失败,于是抢劫了“柯伊诺尔”钻石率军东进到坎大哈城,统治了阿富汗。其后继承王位的国王几经迁都,由坎大哈迁至喀布尔,最后迁到拉合尔城(现印度境内),而这颗钻石在拉合尔一直保存到1849年。
1849年英国并吞印度旁遮普的战争中,“光明之山”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夺去,由英国的总督戴贺胥勋爵将这颗古老的大钻石以“光明之山”的名字,献给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光明之山”原来由印度宝石工匠磨成古代的钻石形状,它的闪光较差,不够美观。1852年,由英国宫廷矿物学家丁•坦南特再次加工。虽然光明之山变得美丽多了,但它的重量由第一次琢磨后的191克拉减到106克拉。新磨成之后,女王用它作胸针,女王死后,“光明之山”被镶在英国玛丽王后王冠的十字架上。英王乔治六世即位后,1937年为王后伊丽莎白制作王冠,名钻“光明之山”又被镶在伊丽莎白王后的王冠顶上十字架的正面。
库利南(非洲之星Ⅰ)
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名叫“库利南”,它的发现是相当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南非(阿扎尼亚)的普列米尔矿山(亦称总理矿),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经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它的重量用当时的旧克拉单位(1克拉=205毫克)为 3024.75克拉。换算成现在通用的公制克拉(1克拉=200毫克)为3106克拉,即621.2克。体积约为5×6.5×l0cm,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宝石金刚石。
库利南不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它只是一个大晶体的一部分碎块。库利南由于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由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王爱德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
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由于原石太大,须要事先按计划打碎成若干小块。库利南被劈开后,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这105粒钻石总重量1063.65克拉,为库利南原重量的 34.25%。九粒大钻石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Ⅰ”也就是“库利南1号”,重530.2克拉,为水滴形,琢磨了74个面。它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
恶运之钻
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名钻“希望”,就是其中之一。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及其罕见的深蓝颜色。据说,它不仅蓝得美丽,而且似乎发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之故。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重112克拉。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封了他一个官职,并且赏他一大笔钱作为宝石的代价。传说中的噩运也随之开始降临到接触宝石的人的身上。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那不孝的儿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岁的高龄时穷得身无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寻求新的财富。可是,他却在那里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个便轮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了。他将这颗蓝色的宝石金刚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路易十四仅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钻石的新主人。他发誓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可是,他把它借给他的情妇佩戴。结果,路易十五的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是将路易十六夫妇双双送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之成了这顾蓝色噩运之钻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为戴了这颠倒霉的钻石,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
这颗蓝色的大钻于1792年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克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Hope)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钻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钻传给外孙(其条件是要他改姓霍普)。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940年死于美国坡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顾蓝钻“希望”给她带来了难以摆脱的厄运。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
1908年,蓝钻“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蓝钻“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被苏丹处死。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蓝钻“希望”,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顾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 并常与她保有的另一顾名钻——94.8克拉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有。也许是巧合吧!就在麦克兰夫人得到蓝钻“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
表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在1958年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金绿石猫眼
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金色绿宝石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属尖晶石族中的一种矿物。
这颗金绿石猫眼在1991年拍卖会中以六万五千美元成交。金绿石的猫眼石是所谓正宗的猫眼石,非常罕有,尤其是5卡以上而质优的,其售价可以高达七万多港元一卡。相传这类猫眼石是宝石学家的宝石,从此可知其地位在珠宝玉石之中的重要性。颜色通常是黄、绿黄和带灰。最珍贵的颜色是蜜黄色/奶白(milk and honey)。
其实「猫眼」是形容一道银白色活动的光线。石内由很细小的针状物体(杂质) 很平行而有规律地排列,形成一条光线,再加上这些针状物体的反光(reflection),便形成猫眼的效果。要显示这种现象的特征,石一定要切割成圆拱形(蛋面, 面切磨(cabochon cut),而有一强而集中的光源由上至下的照射,其效果最为美妙。产地为斯里兰卡、缅甸、巴西、中国和印度。
沙赫
古印度的戈尔康达地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那严禁异教徒进入的庙宇里,有着光怪陆离的神像。伴随着阵阵低沉的乐声,一条凶恶的眼镜蛇吐着红舌在翩翩起舞。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足以使它为外界所知。使戈尔康达闻名于世的,却是几颗小小的光亮的石子。
500多年以前,在戈尔康达河谷,几万印度工人顶着酷热的太阳在挖掘砂石并用河水淘洗,结果在杂色的石英砂石中,发现了一颗特殊光亮的石子。它纯净透明,微带黄色,几乎 有3cm长。这就是后来被叫做“沙赫”的著名金刚石。
“沙赫”被送进了当时一位邦君阿麦德那革的宫殿,收藏在贵重的宝石箱里。印度的宝石工匠磨了一些极细的金刚石粉末,再用尖尖的细棍蘸取这种粉末给这颗金刚石刻字。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和经过多少困难,才在它的一个晶面上刻了几个波斯文:“布尔汗一尼查姆一沙赫第二,1000年(相当于公元1591年)”。
当时,统治这些邦的是印度北部的莫卧儿大帝。莫卧儿大帝派大军攻进了阿麦德那革统治的邦,夺走了他的全部宝物,其中包括这颗金刚石沙赫。后来,杰汗沙赫继承了莫卧儿帝国的皇位。这位皇帝亲自在这颗金刚石的另一晶面上又刻了几个字:“杰汗格沙赫 之子——杰汗沙赫,l051年(公元1641年)”。在这两次刻字之后,这颗金刚石也就被人们叫做“沙赫”。
就在杰汗沙赫聚精会神给宝石刻字时,皇宫中酝酿着阴谋。他的儿子策划夺取皇位,把父亲的权力和财富攫为已有。经过长期的明争暗斗,儿子奥朗则布在1658年终于把父亲关进了监狱,自己做了皇帝,成为这颗“沙赫”的新主人。 1739年,波斯的纳狄尔沙赫率军侵入印度,占领了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进行抢劫和血腥屠杀,金刚石沙赫作为战利品,落入纳狄尔手中。它被第三次刻上:“卡杰尔,法塔赫,阿里沙赫”字样。经过这几次刻字和刻槽,沙赫的重量由原来的95克拉成为88.7克拉。
1829年,俄国驻波斯大使在首都德黑兰被人刺死,沙皇俄国威胁要报复。为了平息沙皇的怒火,波斯派王子霍斯列夫•密尔查率领代表团到彼得堡谢罪。王子送给沙皇一件宝物,就是这颗饱经沧桑的金刚石沙赫。它的价格在当时看来,相当于一个大使级外交官的性命。 此后,沙赫一直保存在俄国。
1701年,在距印度的著名钻石产地戈尔康达约240公里的巴特尔金刚石矿山,淘洗金刚石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突然,一个淘洗工人眼前一亮,一粒闪着光亮的大金刚石就在 他的手边。这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有了它……。于是他把自己的腿故意砸伤,将这粒金刚石藏在绷带中逃出矿区,然后托一名水手代他出卖。这个水手见财起意,谋杀了这个工人。后来,宝石落入一位印度商人贾姆哈德手中,卖给了英国驻印度马德拉斯圣乔治要塞的总督威廉•皮特,售价20400英镑。
皮特回英国后,诗人将宝石琢磨成钻石,大小为 30×25×19mm,重量由原石的410克拉减小为136.9克拉。 琢磨工作耗时两年,费用达5000英镑,磨下的碎片卖了7000 英镑。这颗磨好的钻石从此就以主人的名字命名,叫做“皮特”。
威廉•皮特虽然拥有这粒巨大的钻石,可他没有巨大的权势来保护它以及保护自己。因此他一天到晚害怕钻石被人偷去、抢去,甚至害怕自己被人谋害,成天提心吊胆,生活十分痛苦。直到1717年,他终于下了决心,将这粒钻石卖给了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腓力,售价13.5万英镑。从此,这粒钻石又随它的新主人而得了一个名字——摄政王。
在1792年8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个早晨,“摄政王”被人偷走。可大约是因为这么大而又出名的钻石无法出售,窃贼又特此自动送回。现在,这粒名钻陈列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国家博物院中。
埃克沙修
在1893年一个暗朗的日子里,南非奥兰治自由邦贾格斯丰坦金刚石矿山像往常一样的忙 碌。一个黑人矿工正在用铁锹装车,忽然他脚下闪过一道亮光,一块石头映入他的眼帘。他拾起来一看,石头无色透明,光亮而带有微蓝色,形状略似一个小面包。这位矿工按住心头的狂喜,他知道,这很可能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他 瞒过工头,将这块奇珍亲自交给了矿山经理,从而得到了一笔巨额的赏金和一匹骏马。
这块宝石金刚石重达995.20克拉,被命名为“高贵无比”。直到1905年库利南发现之前,它的重量一直占世界第一(或第二),现在则居第四位。“高贵无比”也是一个大晶体的碎块,它有一边为平整的解理平面。它的质量绝佳,为无色透明的净水钻,在日光下由于紫外线照射发出微弱的蓝色荧光,故略带淡蓝色。1903年,由宝石商亨利将“高贵无比”的原石劈开,琢磨成6粒梨形、5粒卵形和11粒较小的正圆形钻石,它们的重量由69.7克拉至不足1克拉,总重量为原石的37.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上一篇:北京文物局进文保区执法受阻
- 下一篇:书画典当悄然升温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湖南农民用废旧汽车打造“变形金刚”致富 图
- 2015-03-18 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2015-03-17 看好收藏品升值潜力 天津市民爱上收藏
- 2015-03-17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 2015-03-17 国内收藏会所鱼龙混杂 多打高端招牌牟利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7 武汉砚台9成以上是赝品
- 2015-03-17 广彩被误解为大红大俗 拍卖市场“非主流”
- 2015-03-17 古董相机是原始股 经典徕卡相机两年价翻倍
- 2015-03-17 假金瞄准收藏市场 选购黄金需谨慎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