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名人收藏趣话

兰亭书童 2007-06-19 收藏资讯 评论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解放后他的个人藏书达数万册。他曾有一枚藏书章,是1963年委托陈叔通请上海博物馆的篆刻家吴朴堂刻的一方钱线朱文“毛氏藏书”印章。吴朴堂在刻这方印时,妥善处理了“毛氏”和“藏书”四字笔画疏密和布局的矛盾。这个印章深得毛泽东喜爱,他的所有藏书上均有这枚藏书印章。

  有人称杜宣是收藏烟斗的剧作家,此话不假。他在收藏的烟斗中,有美国的“顿赫尔”,意大利的“罗沙姆”,丹麦的“斯坦维尔”,还有日本的,但多数还是我国自产的。这些烟斗的原料也多种多样,有景泰蓝、水晶玻璃的,有白底青花瓷的,还有兽皮包木头的。杜宣把这些烟斗分别放7只,一周内轮流使用,逢周日一起清理、欣赏。


  扇为“书画皆绝的珍品”。文史掌故作家郑逸梅先生受大画家、收藏家赵眠云的影响,爱扇成癖,此爱好历经数十年而不弃。郑逸梅的藏扇可分两类:一是装裱成册的,一是穿在扇骨上用以拂暑的。其中不乏精品,有清末文学家李渔、刘熙载的行书扇,画家张大千以及秦云培、陈叔通、张元济等社会名流的书画扇。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藏有一把章太炎书写的篆书、大画家吴湖帆所绘绿梅的书画扇,并把它视为自己藏扇中的珍品,经常还向友人炫耀他的珍品。


  名人收藏书籍与书专印是同步的。


  鲁迅先生藏过不少石刻拓本、古籍和其他书籍,并有一方长方形隶书印章“会稽周氏藏本”,朴实明白、雅俗共赏。鲁迅曾结识著名国画家、金石家陈师曾。他们曾同游北京琉璃厂、小市,搜集图书金石,互赠画帖。陈师曾先后为鲁迅刻过“周树人所藏”、“俟堂”等5方印章。陈师曾欲送鲁迅一方印章,问刻何字?鲁迅想了想说:“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堂’吧。”以后“俟堂”倒置成了“唐俟”,在《新青年》上发表诗和杂感,都是用的这个笔名,很快闻名遐迩。


  瞿秋白、杨之华夫妇常合用一印钤于书扉页,印文是“秋之白华”,含二人名字在内,构思巧妙,用意深刻。


  茅盾所藏的《庄子集解》上,盖有他的“玄珠68岁后所读书”的藏书印记,颇有深意。


  作家闻一多、叶圣陶均精铁笔。叶老曾为常?作印,“吴兴常?藏书”,长方白文,刚劲有力。


  郑振铎对洋装书籍,往往只在封面签个名,线装书才加钤“长乐郑氏藏书之印”。1932年,齐白石弟子中的佼佼者刘淑度女士,曾为郑振铎镌刻“西谛藏书”章。后来魏建功替他镌刻两枚印章,长形者曰“长乐郑氏藏书”,方形者曰“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都是朱文写经体,前一枚每字加框,古风纯然,令人喜爱。

Tags:趣话   名人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