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辽西与辽东地区积石冢有传承关系

兰亭书童 2007-06-27 收藏资讯 评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辽西和辽东地区积石冢深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传承关系。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积石冢是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极具特色的埋葬方式。这种以石质棺椁葬具和积石为特点的埋葬习俗,主要分布于东北南部、朝鲜半岛和西日本地区,时代则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甚至更晚,是东北亚地区早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小朱山三期文化,各自发现一定数量的积石冢。这些积石冢在这两个地区出现的时间较早,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因素。如在积石冢的坐落位置和分布特点、积石冢形状、积石冢结构和构筑方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辽西地区的积石冢主要发现于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地区的大凌河上游一带,以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地区最为密集,时代均属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各地点发现的积石冢可以进一步分期。最晚阶段的年代距今5000年前后。


  辽东地区积石冢的数量很多,延续的时间较长。早期积石冢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南部,已确知时代者为小朱山三期文化,其年代较之红山文化略晚,两者之间当有传承关系。


  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向东传播,可能与其获取辽东地区的玉料资源有密切关系。而积石冢在辽西消失之后并随即在辽东地区出现,应当不仅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影响和传播。

Tags:辽东   辽西   传承   关系   地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