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侯耀文:天堂多了一个笑星 人间少了一个藏家

兰亭书童 2007-07-06 收藏资讯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与侯耀文首度相见,是5年前一个夏日的晚上。那个夜晚,蛙声悦耳,蝉声美妙。


           紧握侯耀文的手,掌心温暖,一股暖流沁入心房。有些人是“相见 不如怀念”,侯耀文却不是。他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的。只要他一开口,他的幽默,他的温厚,他的气度,都一应到齐。


    本来是冲着他收藏的紫砂壶而去,可是未曾想,撞入眼帘的却是他的幸福、他的相声、他收藏的酒……总而言之,那时候的侯耀文是幸福的、快乐的。


    侯氏三“宝”


    侯耀文,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他从不装,认为装是一件累人的事。当着记者的面,他都用大碗喝茶,“喝大碗茶痛快!用紫砂壶泡茶,几口就喝完了,喝茶却要不停地泡茶,多麻烦,哪有大碗茶来得痛快。”


    犹记得侯耀文当时笑着说,他的一生有三“宝”——妞妞(二女儿)、相声和壶。可是,今时今日,三“宝”依在,我们却唯独缺了他这个“宝”。


    侯耀文毫不讳言,他一生最珍爱的“宝”,就是女儿。5年过去,一个场景仍旧深深地烙在脑海中,女儿要骑到他的脖子上,他也是一口应允……当侯耀文拿起一把壶向记者展示时,妞妞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捧着一把壶就走了过来,侯耀文则在一旁心惊胆战地叫着,小心!小心!别摔着!是的,他的两样“宝”,哪个摔着,他都会心疼的。


    那时候的侯耀文是幸福的,妻子小鸟依人,女儿活泼可爱,事业如日中天。


    造壶和说相声是相通的


    为了第二样“宝”——相声,侯耀文很是愧疚地说,由于经常在外演出,没有太多时间陪家里的娘儿俩。


    正是由于侯耀文的付出,他不仅继承了父亲侯宝林的衣钵,而且把相声说得有声有色,他的《糖醋活鱼》、《戏曲漫谈》《财迷丈人》、《见义勇为》、《京九演义》、《侯氏发声法》……脍炙人口。斯人已逝,逝去的不仅是笑声。


对于相声的领悟,对于相声的研究,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在2002年侯耀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曾剖析说,造壶和说相声其实是一个道理,可以融会贯通,不管你造出来的壶是如何的奇形怪状,可是在造壶时也不能忘了壶是用于泡茶的,否则造出来的就不能称之为壶;但造壶也不能只为了泡茶,否则造出来的绝对不是一把好壶。说相声亦是如此,既不能脱离生活,又不能完全为了“生活”。


    收藏“杂家”


    侯耀文称得上是个收藏“杂家”。2002年那会儿,本报记者采访他时,他正玩紫砂壶、洋酒玩得上瘾。


    其实,那时候他收藏的紫砂壶、洋酒的数量,已是蔚为壮观。单单是壶,他就收藏了100余把,专爱怪的、只藏新的、全是看的……


    如今,物依在,人已非。


    侯耀文去世后,他的弟子常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师傅就是一个好玩之人,师傅曾跟我说,中国男人就得玩几样收藏。”是的,侯耀文一直在身体力行。“师傅近几年来,除了收藏紫砂壶、洋酒,他又爱上了收藏奇石、砚台什么的,师傅家里有个专门收藏奇石和书画的工作室。”


    其实,侯耀文在收藏方面特别豪爽,只要他看中了,而且对方开的价又不过于离谱,他绝对不还价。另外,无论是山野草根,还是艺术家的玩意儿,只要有艺术性,他都会收藏,并且同样对待。


    面对外界传说侯耀文有几千万遗产的事,常宽是这样解释的:“师傅的钱都花在收藏上了,本人没什么存款,说他的收藏品值个几千万,那倒是有可能。

Tags:笑星   少了   人间   天堂   侯耀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