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中国邮票鼻祖——“大龙”邮票现身鉴宝会
虽是旧的信销票,但一位邮票收藏者拿着“大龙”邮票出现在上周六的鉴宝现场时,就像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小心翼翼。
专业装邮票的塑料袋里,有三枚不同颜色的邮票,邮票上的邮戳清晰可见。三枚一套的邮票,上面各有一条舞动的蟠龙。蟠龙透露着庄重与威严,邮票左上角和右上角“大清”二字,如高高在上的清朝皇帝,彰显着骄傲与不羁。
专家:张保先(河南商报鉴宝专家、郑州市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郑州市邮市邮票鉴定师)
点评:1878年,清政府在北京、天津、烟台、上海等海关设立邮政机构,并于同年发行第一套以龙为图案的邮票即“大龙”邮票。票面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全套三枚,面值以银两为单位: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橘黄色。邮票主图为蟠龙,衬以云彩水浪。图幅为22.5×25.5毫米。
“大龙”邮票分为三种:“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藏友的这套“大龙”邮票属于“薄纸大龙”新票,是旧信销票。虽说是旧票,但品相还算完好,目前市场价在4000元~5000元。
【收藏课堂】“大龙”邮票
阔边5分银市价已高达90000元
因版别不同,“大龙”邮票的价格差距也相当大。目前,薄纸大龙新票的价格在8000元~9000元之间,而阔边大龙全套的市场价格在40000元~100000元之间,阔边5分银的价格更是占到了整套邮票的90%。
“大龙”邮票从1878年开始印刷发行。之后,“大龙”邮票的模具严重磨损,不得不重新设计印制新的邮票,即通常所说的小龙邮票。收藏界人士表示,作为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历史价值无可取代。
《羲之笼鹅图》祖传画卷专家估价一万八
“这幅画是我家祖传的,我祖上有一位将军。”一位白发老者拿着一幅古画来到藏金鉴宝现场。老者姓吴,今年73岁,是一位退休干部。
“1960年,有位字画鉴定专家出几千元买这幅画。当时,我没答应。”看着这幅家传古画,吴老先生感慨不已,“这几十年来我一直放着,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古画被吴老先生缓慢卷开,画卷上下两边的装裱部分都有些破损,但整幅画基本完好。长约1.2米、宽约0.5米的古画,由于历史久远,整幅画纸的颜色变成了古铜色。
画面由近及远可以看到有5个老少不等身着汉代服饰的人。近处,两个儿童正蹲在地上捆绑一只大白鹅,两人身后站着一位长须老者。这位老者边捋着胡须,边望着绑鹅的儿童。
专家:安顺(河南商报鉴宝专家、河南省收藏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点评:这幅画名为《羲之笼鹅图》,为清代画家蔡淇所画。蔡淇,号雪岩。此作品的年代为清代,为绢本。绢本由于材质问题,是不容易保存的。虽然这幅画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但是画面人物仍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画面内容反映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之一,王羲之爱鹅的故事有羲之戏鹅、羲之换鹅等。如果此幅画品相完好的话,市场价约在3万元人民币。由于画卷的天头处有些破损,品相略差。因此,对它估价为1.8万元左右。
【收藏课堂】绢本
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古画卷本虽多,但易被虫蛀,亦被折损,反而纸本更易保存。绢本看起来较名贵,但底色不及纸本洁白。由于绢本绘画前准备工夫较多,故不及纸通行。
第一套人民币原来“二毛多”涨到2万多
2毛6分钱经历半个多世纪,涨到2万元。藏友于冲(化名)的无心之举,得了笔意外之财。
在上周六的藏金鉴宝会现场,于冲从随身携带的牛皮信封里,轻轻抽出几张人民币。“啊!12张第一套人民币。”专家不由自主地叫出了声,“太难得了,品相还相当好。”
已过古稀之年的于冲,原来是人民解放军空军某航校学员,1950年参军,月薪3万多元(相当于现在的3元)。
“那时候,10000元只能兑换1元新人民币,1000元才兑换1角钱。”于冲呵呵地笑着,“一看才兑换那么一点钱,就觉得没意思,便把大钱兑换了,留下点小面额的,压箱底了。这么多年了,也没人动它,没想到现在老值钱了。”
专家:袁银龙(河南商报鉴宝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亚洲钱币学会中国中部地区代表兼联络组组长、河南收藏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
点评:
持宝人的这套人民币主要是1948年发行的100元;1949年发行的2张1000元,一张200元,两张不同版别的100元,三张不同版别的20元,两张不同版别的10元,一张5元。这12张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在当时兑换新人民币最多也就2毛6分钱,现在涨到2万元左右。
【收藏课堂】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票种多、版别多。按面额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按票面年号分:1948年版12种、1949年版41种、1950年版2种、1951年版6种、1953年版1种。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第一套人民币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很难得。现在第一套人民币全套价在300万元左右,单大牧马1万元币现在身价200万元,而且还在一路走高,已成为收藏界热捧的焦点。
下期预告
鉴宝主题:
瓷器、铜器、钟表
家里有瓷器、铜器、钟表的藏友们,本报专家仍在老地方与你相约。希望你带着宝贝,到鉴宝现场来,跟本报鉴宝专家沟通,专家会在活动现场免费为你的宝贝做出评估。
时间:7月14日上午9:00~11:30
地点:郑州市经八路与纬五路附近邮政局10楼活动室
如果你没有时间到鉴宝现场,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短信到13838581291或E-mail:junling9988@sina.com与商报专家进行交流,你的疑问将由本报鉴宝专家免费为你解答。
应藏友要求,藏金鉴宝从本期开始,将持续推出专家系列讲座,免费教你各种收藏知识。商报鉴宝专家们将按照钱币、陶器、玉器等不同类别进行系列专题讲座。
【专家讲堂·之一】
第一套人民币
讲评专家:袁银龙
人民币自1948年开始发行至今,已伴随我们半个多世纪了,它的发行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948年,各解放区,都为了保护解放区经济,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发行解放区钞票。大的有北海银行、东北银行、晋察冀银行、中州农民银行、冀南银行、华中银行、内蒙古银行,陕甘宁边区小的就更多了,当解放区连成一片的时候,币值不同,行名不同,就显现了弊端。
中央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决定要成立统一的银行,统一的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就应运而生。统一称为“人民币”,并逐步兑换各解放区区币。
很有意思的是,它的发行是解放军到哪儿,就发行到哪儿。解放军到一座城市,就去接管印刷厂,寻找技术人员,原来的印钞厂能随军的就随军,不能随军的,就在新城市就地取材。
战争状态下,纸张紧张,每一批会有不同,不像今天有专门的印钞纸,还有油墨和机器。油墨和纸张一样多样性,印钞机器也是够丰富多彩的,在解放战争中,晋察冀边区票一直是在用石印版机器,直到印第一套人民币为止,不知其现在还在不在,如果保存到今天,那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 上一篇:七旬老人展示“七七事变”纪念邮票
- 下一篇:刚劲雄浑白石印
猜你喜欢
- 2015-03-15 外来玉种来袭,收藏价值几何
- 2015-03-15 80版50元人民币涨到4200 收藏纸币需慎重
- 2015-03-15 窃贼也识货 偷价值300万元端砚
- 2015-03-15 稀缺之美:祖母绿的传奇与价值
- 2015-03-15 价值连城:盘点世界各国王冠传奇 组图
- 2015-03-15 红钻价最高 克拉钻才有收藏价值
- 2015-03-15 价值千万元赌石亮相南京
- 2015-03-15 生肖票核心价值越发显现
- 2015-03-15 5.5亿乾隆瓷瓶相似品价值难界定(图)
- 2015-03-15 中国艺术品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服务为先
- 搜索
-
- 03-18铁杆球迷“趣评”足球改革方案
- 03-18湖南藏家藏名匾626块 有从厕所牛栏抢救
- 03-18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2010年10
- 03-17从配角到藏市宠儿 茶器——品茗千年雅韵
- 03-17跟风暴涨之后 黄龙玉近期短炒行情正在降温
- 03-17厦门最大水晶石:重达200多斤 开价130万
- 03-17藏市“黑马”将军罐 青花将军罐收藏价值高
- 03-17端砚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 媲美鸡血石及田黄
- 03-17古砚身价风生水起 2010年09月
- 03-17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1342℃密云57座古墓被盗掘一空 19万平米古墓发掘完毕
- 551℃仿清早期若深珍藏款盖盅鉴赏
- 341℃长江石价格炒高喊价300万 上千人江边淘宝
- 330℃国内元青花拍卖不温不火
- 319℃“瓷片族”工地捡瓷 提醒瓷片收藏要有主题
- 300℃战国刀币
- 221℃中国龙大银章发布会北京举行 图
- 210℃80后90后藏家怀旧 收藏变形金刚游戏卡
- 197℃奥运钞疯涨500倍 纪念币没这么火
- 197℃买茅台股票真的不如买茅台酒吗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