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工分时代

兰亭书童 2007-07-16 收藏资讯 评论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票证中,有一个特殊的品种,就是工分票。工分票是过去挣工分时代的产物,所用的纸质有厚有薄,印刷有单色也有彩色,上面印有“工分票”字样,有些还印着各式各样的图案。

    提起过去的挣工分,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工分,社员的命根。”在那个时代里,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就是工分了。那时,每天天亮扛上锄头到地里干活,傍晚回来,不管干多干少,来一天,就挣了一天的工分。一天的工分从几分钱到几角钱不等。


    关于实行工分的时期,有文章说,工分和工分票是人民公社的产物。其实,这是不完全的。事实上,工分和工分票从我国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社时就已经存在了。


    农业社是当时为解决农民生产资料不足而成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民自愿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生产资料拿出来,或出资入股,购买生产所需,共同生产。一些地方为了记录劳动等情况,实行记工分的方法,并印制了工分票。而我国的人民公社运动是从1958年开始的,很快将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成2.6万个农村人民公社,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解体。


    记工分实际已成为一种大锅饭现象。许多地方都是来一天记一天工分,形成“出勤不出力”的耗工现象。当然,也有的地方按每个社员种植多少、挑担多少来记录工分,体现一种按劳所得,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平均主义。


    和当时许多票证一样,工分票也有的印有语录,如“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最有意思的是有一种干部开会工分票,干部是和社员一起劳动的,去开会要专门记工分。

Tags:工分   时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