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年画收藏投资价值大

兰亭书童 2007-07-18 收藏资讯 评论
         在国内首届年画拍卖会上,清初木版年画拍出9.02万元的高价。

  当某一门类的藏品被争相竞拍时,一方面说明它投资价值大,但也有可能炒作价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赢家往往是那些占得先机的人,而国内的年画市场,目前可能就正处于欲热却未热的当口。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海霞认为,前不久国内首场年画专场拍卖会上,虽然成交量远远小于其他艺术藏品,但它也从侧面说明,传统年画有市场,并且随着更多的人对年画的了解和认识,它的投资潜力将会逐渐显现。


  木版年画受追捧虽然当古籍、连环画等频频在拍卖会上亮相时,国内的年画却还束之高阁。但其实,正是这大家司空见惯的年画,早在17世纪就吸引了国外收藏家的注意。


  1693年,英国人卡姆培夫尔就曾在日本得到一批木版年画携回本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珍贵藏品。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木版年画的收藏也相当丰富。而在国内首届年画拍卖会上,清初木版年画拍出9.02万元的高价,创我国年画拍卖纪录。


  而与中国年画同属于版画作品的日本"浮世绘",已经广泛的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欢迎。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民间绘画,兴起于德川时期,同样是以大众化、世俗化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现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刺激大家更加看好年画收藏。


  不过王海霞提醒投资者,只有那些真正生动反映所处时代的民俗年画,才会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中国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几大年画代表产地,在民间年画大多先用手工刻版,然后印刷。但到了19世纪末,这种传统木版年画就被平版印刷的年画所替代。


  由于明清时期,正值年画盛行,无论是在反映内容、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佳作频出。所以从名家、稀缺性等角度考虑,明末、清朝中期的年画应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民俗特色是关键据王海霞介绍,年画本身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物,年画每年都要更新,所以年代久远、遗留下来品相还很好的年画很少。再加上在"文革"中,年画被斥为旧风俗的代表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现在一般以"文化大革命"为界线,将在此之前的年画称为老版,其价格也远高于近现代的作品,每幅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甚至数万元。


  虽然相对于其极少的数量,这些老版年画的价格严重偏低,但是如果你荷包不鼓,或者初出茅庐,完全可以从近现代年画入手,以独特的视角收藏出自己的风格,民俗特色是关键。


  比如,像新中国成立以来,年画的题材大大拓宽,增加了英雄人物、祖国建设、壮丽山河、自由婚姻、幸福家庭、科学知识、历史人物等话题,如果以凸显时代气息的内容为专题,那些有的低至十几元一幅的年画,也许通过你的集藏,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除此之外,选择那些印制次数少、发行范围小的年画也会让你的投资事半功倍。不过也有例外,由于一些传统年画会有重复印刷的现象,但却有可能会有局部的修改。如果投资者能够将它作为一个系列进行收藏,也许反而能够出其不意。


  总体说来,由于年画目前的低位被一些专家评价为"地板价",如果你喜欢具有民俗特色的艺术品,又喜欢投资,年画收藏也许是你的小金矿。

Tags:年画   投资价值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