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红山文化专家:红山泥塑与陶塑表现意象极为丰富

兰亭书童 2007-08-21 收藏资讯 评论
        一直致力于红山文化研究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美术系教师都仁仓日前接受采访时认为,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意象,造型既具客观之象,又具主观之意。

    都仁仓说,红山文化泥塑与陶塑的意象手法有两个特点,首先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其内容选择一般均来源于自然世界的方方面面,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被动选择,而是更强化主体的感受,主客合二为一。


    其次是造型形式、语言丰富。相对来说,具象泥塑与陶塑受现实束缚较多,自由伸展度较小,而意象泥塑与陶塑艺术创造的自由度相对地较为灵活,形式、语言产生的基点较为宽泛,表现上也就更为丰富。


    都仁仓认为:“红山先民们将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融为一体,既尊重客观现实,又重于理性分析,运用归纳、强化的方法对人物、动物等自然物象进行概括简化,保留最能体现其特征的部分,并加以变形夸张,以突出这种特征,从而使造型既具客观之象,又具主观之意。”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范围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省西南部为中心,影响范围广阔,距今约6500至5000年。红山文化泥塑与陶塑是中国早期雕塑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Tags:陶塑   泥塑   意象   表现   专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